路透社報道截圖
今年3月,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在未來6個月內以每天100萬桶的速度釋放戰略石油儲備(SPR),以對沖俄烏沖突導致的石油價格上漲。這創下美國自1974年建立石油儲備計劃以來最大規模釋放量(1.8億桶)。早在今年5月,SPR就已經來到1987年以來的最低點。
在美國國內,油價上漲仍在困擾民眾生活,各方鬧得不可開交。在上周六,拜登發推要求經營加油站的公司單方面降低價格,遭到貝索斯隔空炮轟“對市場機制誤解太深”;本周,則有報道指出,美國的SPR正在流向海外——美國能源部一直表示,釋放SPR是為了確保供應穩定。如今它們“外流”了。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海關數據顯示,美國第四大煉油廠Phillips66從得克薩斯州向意大利的里雅斯特(Trieste)運送了約47萬桶含硫原油。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的子公司大西洋貿易與營銷公司(ATMI)從美國出口了2批原油貨物,每批56萬桶——當被問及此事時,這兩家公司都保持了沉默,不予置評。
業內人士表示,美國SPR被運往荷蘭和印度等地。有“消息人士”稱,有的SPR目的地是中國。
美國現在正在遭受高通脹的困擾,作為“戰略儲備”的石油,怎么就跑向國外了?
綜合美國媒體網站7日報道,有業內人士對其表示,雖然他不同意拜登政府從緊急儲備中抽走這么多石油的邏輯,但是美國原油出口的增加,幫助降低了國際原油價格。“這是一個全球市場……如果我們不出口原油,世界價格和美國價格將會更高。”
但不少人認為,美國的做法,還有另外一種解讀。
石油價格信息服務公司(OPIS)全球能源分析主管克洛扎(Tom Kloza)對《市場觀察》表示,由于全球對石油的需求升溫,“出口是有利可圖的。”此外,在被運往海外的石油中,有一些不符合美國的規格標準;還有一些“其他石油”,美國本土沒有生產基地。
咨研公司Sevens ReportResearch聯合主編里奇(Tyler Richey)認為,美國煉油廠“根本沒有能力吸收突然涌入市場的新增原油。因此,實物煉油產品市場依然緊張,價格依然高企。”美國媒體援引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報告稱,截至7月1日的一周,美國煉油廠的運營能力為其可運營產能的94.5%,而去年同期為92.2%。
雖然美國的戰略儲備石油源源不斷地流出,但目前美國油價整體仍處于高位。最新數據顯示,7月4日,美國全國普通汽油平均零售價格為每加侖4.771美元,這比一周前下跌0.101美元,但是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4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