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市場部主任李竹8日在國是論壇之“能源中國”上表示,此前出臺的《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對下一步我國電力市場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下一步電力市場建設與運營主要面臨三方面挑戰,即能源安全、能源環境和能源經濟方面的挑戰。
其中,能源安排方面的挑戰主要集中在電力電量平衡和系統運行安全,能源環境方面的挑戰主要集中在促進新能源持續發展和合理體現新能源的環境價值,能源經濟方面的挑戰主要集中在低碳轉型導致能源價格上漲等。
李竹分析稱,實際主要還是在能源安全、能源環境和能源經濟之間做好平衡。這三者的關系被不少業內人士稱作“不可能三角”,任何能源供應都是需要在這三者中取得平衡。
“過去我們會更強調能源安全和能源經濟。隨著全球對環境的關注,現在又會偏向于對能源環境的關注。但是不管在什么情況下,能源安全一定是底線,要始終保持能源的可靠供應,同時考慮用經濟的方式,盡可能高效實現清潔轉型。”李竹說。
針對能源環境方面,李竹表示,要促進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原來新能源有保障性政策,未來可能需要從政策性保障轉化為用市場機制促進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李竹進一步指出,新能源有明顯的環境價值,沒有碳排放和污染,可以通過市場機制體現出新能源的環境價值,支持新能源發展。
針對能源經濟方面的挑戰,李竹認為,最重要還是要通過建立電力市場機制,通過市場在更大范圍內去配置資源,提高效率,從而盡可能以較低成本或者比較合理成本,實現能源低碳轉型。
結合上述挑戰,李竹認為,未來的電力市場將呈現出新特征和趨勢,即所謂“五化”:
一是市場建設目標多元化。市場建設目標由以往提高電力行業運行效率的單一目標向“保安全、促轉型、提效率”的多元目標轉變。
二是電力商品價值多維化。在新型電力系統下,隨著新能源逐步成為裝機、電量主體,電力商品的價值較以往出現細分,由以電能量價值為主,逐步向電能量價值、可靠性價值、靈活性價值以及綠色環境價值等多維價值體系轉變。
三是市場組織方式精細化。傳統市場基于常規電源設計,不需要考慮新能源的波動特性。新型電力系統條件下,市場運行模式需要主動適應新能源的發電特性,市場的組織方式要向精細化轉型,確保市場與運行、中長期與現貨的統籌銜接。
四是電力市場空間兩極化。新能源快速發展呈現出能源基地集中開發和負荷中心分布式建設齊頭并進的趨勢,與之相適應,電力市場空間將呈現整體擴大化、局部分散化的特點。一方面需要依托大電網互濟能力實現集中式新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同時依托微電網靈活調節能力實現分布式新能源就地消納,提升整個電網新能源的消納能力。
五是需求側資源聚合化。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分布式電源、多元負荷、儲能等新興市場主體不斷涌現,電力系統由原先“源隨荷動”向“源網荷儲”協同互動轉變。需要不斷挖掘需求側資源調節潛力,增大負荷彈性,促進參與市場互動和電網調節,實現源網荷儲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