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路上的靚麗風采
2021年,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共評出89項,包括科技進步獎共77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22項、三等獎51項;技術發明獎3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獎2項;創新團隊獎2項;青年優秀創新人物獎5名。
為進一步弘揚創新進取的科學精神和大國工匠精神,宣傳核能行業創新工程、創新團隊、創新人物,展示核能行業篤行務實、追求卓越的精神,協會《中國核能》雜志自2022年第一期開始對核能科技進步獎部分獲獎的創新集體和創新個人進行綜合報道,以饗讀者。
從1970年開展“七二八工程”開始,我國核電已經走過了50多年的奮進創新之路。以秦山、大亞灣等核電站為牽引,推動了我國核電在設計、軟件、材料、燃料、設備、標準以及安全審評相關領域的全面發展,已經具備了二代及二代加核電的批量建設能力,為核電事業打下了堅實可靠的基礎。
2006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實施三代核電自主化戰略,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研究開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并建成示范工程,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知識產權成果,使我國核電設計、制造、建造和運行技術自主可控,實現跨越式發展。
2020年9月28日,國和一號核電品牌正式發布
不辱使命的創新工程
2006年2月9日,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將“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作為當時的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
2008年2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查通過了以上海核工院為技術責任主體編制的《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總體實施方案》。
2020年9月28日,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標志性成果,代表三代核電世界先進水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非能動壓水堆核電型號“國和一號”核電品牌正式發布。2021年,以上海核工院為全廠項目總承包單位的國和一號示范工程繼續按計劃高質量推進,國和一號智慧工地監管中心正式投用,項目HSE國際標桿評級達7.2級,達到示范標桿水平。壓水堆專項累計形成知識產權成果8500余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465項,形成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新裝置、新軟件675項。2021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國和一號”和“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取得新突破。
十年磨一劍,上海核工院繼“七二八工程”之后再次擔當國家使命。
自立自強的創新工程
如何保證三代核電在高安全性基礎上擁有更強的競爭力?怎樣研制出具有競爭力的核電機型,進而實現批量化建設?在壓水堆專項總設計師、國家電投核能總工程師、“國和一號”總設計師鄭明光看來,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自主化和國產化。
首先擺在面前的,就是一個看似難以逾越的障礙——根據與外方的合作協議,只有電功率超過135萬千瓦,我國才能擁有三代非能動核電的自主知識產權。為此,以鄭明光為代表的三代核電自主化技術攻關團隊,在原定技術方案基礎上對“國和一號”頂層設計方案進行了全局性的再創新,包括增加鋼制安全殼的直徑和厚度以擴大核島空間,重新設計研制反應堆冷卻劑泵、蒸汽發生器、爆破閥和汽輪發電機,大幅度優化主泵流量、主管道流通截面等,實現型號總體安全經濟性能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核電型號功率的提升不是簡單的等比例放大,從材料的研發到零部件的生產再到設備的安裝調試,幾乎一切都需要重新論證、分析、評估與研制,每一個設備參數的修改和確定,都要經過大量的計算、模擬和試驗。只有真正懂設計、懂技術,具備自主研制、自主試驗的能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這個“大門檻”才能跨得過去。為了驗證設計的合理性,上海核工院牽頭組建研發團隊,新建22個世界先進的試驗臺架,五年內完成了6大試驗課題17項關鍵試驗共887個工況的獨立試驗驗證。
2016年,“國和一號”通過中國專利保護協會專家評審,認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出口權”,并通過我國史上范圍最廣、內容最深的聯合安全審評和國際原子能機構通用安全審評,獲得國內外權威“認證”。
作為重大專項的標志性成果,“國和一號”對“重、大”二字有著非常直觀的闡釋:單臺機組中,超過100噸的設備或模塊有30件左右,最大的模塊體積有5000多立方米,重達1400多噸;安全殼直徑40多米,高70多米,用5厘米左右厚的鋼板制成,每平方米可承受40噸以上的壓力;蒸汽發生器里面有1萬多根用于熱交換的U型管,總長超過300公里……歷經12年科研攻關,“國和一號”成功打破多項材料及設備制造技術壟斷,關鍵設備材料全部實現自主化設計和國產化制造,設備總體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自主化設計、國產化制造不僅增強了核電站的經濟性,而且可提供了可靠的、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保障。目前,我國已具備年產8~12臺/套先進核電機組的裝備能力。
舉國機制的創新工程
“國和一號”的研制成功,離不開在國務院、科技部領導下的行之有效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匯聚了國家、行業和產業力量。以上海核工院為技術責任主體單位,構建了三代核電自主化技術攻關團隊,全面布局科研攻關任務和工程項目實施,國內先后有600余家科研院所、裝備制造企業、高等院校,31000 余名科研人員參與研發,有效發揮了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
中科院、國家核安全評審中心等國家級科研機構,清華大學、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國內一流高校提供了有效的研發支撐。既有一重、二重、沈鼓、哈電、上海電氣、東方電氣、寶鋼、鞍鋼、太重等一大批身經百戰的“國家隊”選手,更有上上電纜等一眾“爭氣”民營企業勇于啃“硬骨頭”,相繼進入核電研發領域,在主設備、關鍵材料的研發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有效推動了“國和一號”的研發進程,實現了制造業產業升級的同時,構筑了完備的三代核電供應鏈。
利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每一種設備、材料的技術開發,基本都布局了2家以上有競爭力與積極性的單位參與研制。通過設計牽引、目標導向,“國和一號”從設計技術到制造技術與工藝多維度迭代并相互支撐。同時,依托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上海核工院構建了“國家級-省部級-集團級-企業級“等多層級創新平臺體系,形成上海核能裝備測試驗證中心、山東崮山基地等試驗基地,建設并配置一大批高水平試驗設施,并積極推動相關技術、試驗資源的共享,從關鍵點上技術突破到多項新技術的系統突破與集成,促進了整體研發效率不斷提升,形成了技術與產業協同發展體系,培養了一大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的專業人才,推動了核電行業和技術從二代到三代的跨越。
國之重器當如是。
薪火相傳的創新工程
2020年9月22日下午,在上海核工院2020 年教師節暨“建院50 周年杰出貢獻獎”表彰會上,一場別開生面的師徒傳承儀式正在舉行。
“請繆鴻興前輩為王偉贈與藏金觀山杯。”主持人大聲宣布。寓意藏金觀山杯,杯中藏丘壑,心底有乾坤,領悟科學精神,勇攀科學高峰。
85歲高齡的繆鴻興是上海核工院原副總工程師、“七二八工程”副總設計師,“60后”專家王偉現在是上海核工院助理總工程師,目前正承擔著“國和一號”國產化儀控設備驗證總指揮的重任,“80后”青年骨干李濤正是王偉麾下的技術骨干,全面策劃推動儀控設備測試項的選取和執行以及規程的審查,“90后”新員工張天邁則是團隊的新鮮血液,朝氣蓬勃。
這場儀式見證了傳承四代的師徒情誼,更見證了穿越半個世紀的歲月,一代又一代上海核工院人“國之光榮”精神的傳承。像這樣從“國之光榮”到“國和一號”的薪火相傳,在上海核工院還有很多。
1974 年,周恩來總理在批準“七二八工程”方案時指出,要通過工程掌握技術、積累經驗、培養人才。五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核工院人接過前輩衣缽,將核電自主創新之路越走越寬。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原總干事天野之彌曾評價:“中國成功設計研發了大型壓水堆CAP1400(國和一號),這對核能未來非常重要。”型號驅動、技術引領、能力集聚、示范創新,“國和一號”的創新之路仍在繼續。
2021年10月16日,“國和一號+”智慧核能綜合利用示范項目一期工程正式投用,這是一個依托“國和一號”平臺,集核能供熱、海水淡化、核風光儲綜合指揮能源系統、智慧多能管控平臺于一體的“核能+”商業模式創新項目。2022年2月28日,“國和一號”產業鏈聯盟在滬成立,劍指“全面實現100%設備國產化能力”, 致力于建成“技術上最先進最安全、裝備上完全自主可控、經濟上有顯著競爭優勢”的三代核電產業鏈。
大道之行,壯闊無垠。
大道如砥,行者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