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鋰礦企業再度走強,鹽湖提鋰板塊全天漲幅1.49%,主力資金流入超15億元。個股方面,西藏珠峰漲停;億緯鋰能漲超8.7%;西藏礦業、天齊鋰業等跟漲。
自4月底以來,鹽湖提鋰板塊反彈幅度近50%,碳酸鋰價格高位“堅挺”是直接誘因,但這也讓下游車企叫苦不堪,業內對于鋰價后續走勢也產生了較大的分歧。
隨著近期億緯鋰能再度加碼鋰電,似乎又給“鋰價多方”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頭部玩家再加碼鋰電
8月11日晚間,億緯鋰能公告稱擬定增募資不超過90億元,用于投資乘用車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HBF16GWh乘用車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此次定增全部將由億緯控股、劉金成和駱錦紅認購。
其中,乘用車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34.00億元;HBF16GWh乘用車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26.00億元;另將30.00億元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億緯鋰能表示,此次募投項目的實施,一方面可以提升公司高品質鋰離子電池的生產能力,實現動力儲能鋰離子電池優質產能的擴大;另一方面,還將助力公司完善產品譜系,階段性滿足客戶對高品質鋰離子電池的多樣化需求,提升動力儲能鋰離子電池的市場份額和核心競爭力。
此外,8月12日天齊鋰業發布一則證券投資公告,擬使用最高額度不超過1.5億港幣(折合人民幣約1.29億元)的自有資金在H股二級市場購買四川能投發展約7750萬股股份。
以四川能投8月12日收盤價1.74港幣/股計算,天齊鋰業此舉能夠拿下四川能投發展近三成流通股,約占其總股本7.21%。這筆投資看似與天齊鋰業主營業務不沾邊。但通過股權穿透發現,四川能投與擁有豐富鋰礦資源的川能動力脫不了關系。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下游新能源需求持續火熱,導致上游鋰礦資源供給緊俏。為降本增效,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在內的動力電池巨頭均紛紛向上游布局。
碳酸鋰價格再度上漲
8月3日凌晨,澳大利亞鋰礦龍頭公司皮爾巴拉(Pilbara Minerals)舉行了本年第五輪拍賣,最終成交價格為6350美元/噸,比上一輪拍賣環比提升了162美元/噸,漲幅為2.6%,與歷史第六次拍賣價持平,仍是歷史新高水平,折合碳酸鋰成本已達45萬元/噸。
Pilbara雖然歷次拍賣的體量不大,但其已作為全球鋰礦價格的風向標,它更多反映的是市場對鋰精礦乃至鋰加工產品未來價格的判斷。
此前七次的拍賣價格,分別為每噸1250美元、2240美元、2350美元、5650美元、5955美元、6350美元和6188美元,累計漲幅超4倍。由此導致全球鋰精礦長協價格也水漲船高,成為全球鋰礦價格節節攀升的底氣,對鋰產品價格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國內鋰價近期也應聲上漲。據生意社大宗榜數據顯示,截止到8月15日,國內工業級氫氧化鋰企業均價為47.5萬元/噸,與上周一(8月8日)價格相比上漲了0.35%,與7月15日價格相比上漲了0.35%,以三個月為周期同比上漲了1.06%。
正所謂得資源者得天下。作為新能源時代的戰略資源,鋰礦一度被稱為“白色石油”。
然而作為下游的車企卻苦“鋰”久矣。面對持續大漲的碳酸鋰價格,動力電池廠商與整車廠的怨念已無須多言。鋰價高位橫盤,未來何時見頂?成為了業內關注的重點。
各界對未來的價格走勢觀點分化
此前,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指出目前已探明的鋰資源儲量可以生產160TWh(約160000 GWh)的鋰電池。作為參照,2021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出貨量562.4GWh,表明鋰并不稀缺。并且目前電池中的鎳鉆錳的回收率已經達到99.3%,鋰的回收達到90%。到2035年以后,循環利用的退役電池可以滿足很大一部分市場需求。
但隨后天齊鋰業很快反駁,表示大規模收鋰在實驗室應該能做到,但是商業上還沒有。接著寧德時代再“回懟”稱“歡迎到本廠查看先進量產技術”。
行業上下游的觀點沖突同樣映射在研究機構上。各大機構對于鋰礦后市的看法也是不一。
包括華西證券、渤海證券、海通國際、民生證券、中信建投等一種機構都表示了對碳酸鋰未來價格的看好,并指出了未來全球鋰資源供應緊張將長期持續。
中信建投一份研報顯示,目前全球鋰資源總量豐富,但不等于即期產能充裕。前期資本開支不足導致產能兌現較慢,加上資源開發存在天然壁壘和約束,多重因素導致產能釋放難度大,資源開發項目進度“不及預期”才是最“符合預期”之事。
至2025年,鋰消費的年均復合增速將進一步加快至30%左右,如果考慮新型市場模式對鋰消費的帶動,鋰的消費向上彈性將放大。供給彈性向下,消費彈性向上,供應緊張或是常態化,供需矛盾在2023年之后會逐步緩和,但很難根本扭轉。
而中信證券的一篇研報中則指出,受產業鏈庫存累積等因素影響,預計鋰價后市漲幅或有限。預計2023年-2025年全球鋰供應過剩占需求總量比例為6%、23%、30%,呈現逐年上升態勢。2023年由于過剩比例較小,預計鋰價或維持30萬元/噸以上。2024年供應料將大幅過剩,預計鋰價將顯著下跌,價格或跌至15萬元/噸以下。
至于雙方觀點誰對誰錯,那只能由時間來證明。
“供不應求”or“供大于求”?
作為一種商品,碳酸鋰價格終究還是由供給關系決定。
從供給端來看,根據全球各大鋰礦產量國(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津巴布韋等)已明確發掘并有規劃產能的項目統計,預期2025年全球鋰礦產量將增至93.1萬噸LCE,且到2032年,將進一步達到134.7萬噸LCE。若未來繼續勘探新的鋰礦項目,則供給量還會繼續增加。
而在需求方面,則主要看新能源汽車未來滲透率趨勢,以及能否克服安全性問題從而在儲能端打開應用空間。而這也正是各方各方易見分歧預期差所在。
在筆者看來,過高的鋰價,會使得新能源車企成本居高不下,持續上漲或導致新能源車企為了應對成本上漲而漲價。價格的上漲反而會不利于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高。
至于未來價格漲跌與否,則要看能否促進整個產業鏈健康、合理的發展。
對于投資者而言,我們無法預測或改變未來是漲或者跌,能做的只有在合適的時間點做出自己認為正確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