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的垃圾處置‘資源化’水平還是比較高的。按照國外的統計標準,中國的垃圾回收率在35%-40%,事實上與歐洲水平是相當的。” 在近期舉辦的2021-2022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年會暨中國環衛博覽會上,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會長徐文龍介紹。
談到目前固廢處置的現狀,徐文龍表示,“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 (簡稱“三化”)是我國固體廢物管理所遵守的基本原則,而“三化”的排序有一定邏輯,首先要保證固廢處置的“無害化”與“減量化”,再考慮“資源化”。與此同時,過度“資源化”不可取,因為過程中投入成本較高從而導致經濟型較差,因此行業應該主張適度“資源化”。
針對垃圾處置如何能夠適度“資源化”?達到真正的降本增效?在此次會上悉數亮相的相關行業領軍企業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上海康恒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龍吉生指出,一方面,垃圾填埋是最容易產生溫室氣體的垃圾處理方式,因此到2030年,中國95%以上的填埋場都改造,這也將成為中國對全球碳減排的巨大貢獻;另一方面,要講究循環處理,尤其是物質和能量的雙循環,讓產品設計與廢物處理得以協同規劃。
據悉,創立于2008年的康恒環境以垃圾焚燒廠投資、建設、運營為核心業務。截至2022年6月,康恒環境在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投資建設運營項目近70個,日處理生活垃圾規模超10萬噸,占據了全國垃圾焚燒處理總量的10%,它較強的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試圖解決行業兩大痛點,一是進口垃圾焚燒設備“水土不服”,二是垃圾焚燒廠的建設往往受到附近居民的抵制。
在具體措施上,康恒環境的全套垃圾焚燒設備通過技術改進與創新,一方面可以攻克燒不透、燒不好、含水率高的本土垃圾,已拿下國內國產焚燒設備市場超40%的份額;另一方面,為了對周邊環境影響降到最低,項目把工廠建成花園社區,附屬的體育、休閑設施向附近居民免費開放,這也在某種程度上破除了“鄰避效應”。
事實上,要實現固廢處置的“資源化”,康恒環境的發展思路符合協同集約的固廢處置方式,而循環經濟產業園模式則被證明是另一條降本增效的可行路徑,是垃圾焚燒行業實現碳中和的一種有效方式。
近期,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會員單位,北京朝陽環境集團有限公司發起成立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專業委員會的倡議。此次倡議也獲得了康恒環境等眾多行業排頭兵企業的技術支持。
據朝陽環境集團黨總支書記、董事長皮猛介紹,循環經濟產業園模式,對固廢處置技術有著較高要求,有效推動固廢全流程管理,其協同集約的特點能有效提高固廢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的效果和效率。它將傳統的單一垃圾處置方式產生的廢渣、廢液、余熱和廢氣得到有效利用,避免資源的浪費。比如廚余垃圾處置過程中產生的沼渣可進行焚燒處理,垃圾焚燒產生的爐渣可送到建筑垃圾處理廠生成市政用磚,焚燒產生的余熱可用于廚余垃圾處置達到“資源化”效果。
從實際案例上看,循環經濟產業園模式在杭州市也顯示了較好的應用效果。位于杭州錢塘新區臨江循環經濟產業園的杭州臨江環境能源工程,隸屬于杭州市環境集團有限公司,項目占地面積約312畝,設計規模為日焚燒處理生活垃圾5,200噸,年焚燒量173.3萬噸,年并網電量約7.98億度,是全國第二大的生活垃圾焚燒項目,負責處理杭州周邊城區生活垃圾。杭州環境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胥東介紹,該項目在技術集成、噸發電效率上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在降本增效的基礎上有效提高了固廢處置及適度“資源化”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