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正成為淮南轉型發展的“主色調”。
日前,淮南召開建設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座談會,現場,專家圍繞《淮南市新型綜合能源基地發展規劃》(討論稿),從專業角度把脈開方、精準指導、獻計出策,并集中簽約了鳳臺縣中環中清(鳳臺)新能源光伏產業基地等10個項目,總投資330億元。
揚“煤”之長
淮南是我國“億噸煤炭基地”之一。從傳統的煤炭開采、煤電聯營,到煤氣聯動、煤化共進,近年來,淮南市貫徹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堅持能源產業的協調、綠色、低碳發展,進一步發揮能源安全保供“主力軍”作用,大力推進傳統能源基地綠色轉型。
“越是資源型城市,越要跳出傳統思維,尋找新的發展路徑。”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安徽省社科院城鄉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孔令剛告訴記者,淮南是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擁有華東地區最大的整裝煤田,煤炭探明儲量148.83億噸,現有大型生產礦井11對。2021年,全市原煤產量5816.2萬噸。
“如今,淮南已到了產業轉型和城市轉型的關鍵時期。”孔令剛強調,淮南建設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出發點是加快轉變能源生產消費模式,推動能源清潔高效發展和能源資源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揚“煤”之長打好煤電資源牌,打造“風光火儲氫新型能源基地”,構建多能互補、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是淮南的發展方向。
位于安徽淮南煤化工產業園的中安聯合煤化有限公司,是“打好煤電資源牌”的企業之一。
據悉,為了推動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2017年,淮南引進了這個投資達267億元的“中安聯合煤化一體化項目”,并作為市里的“一號工程”來打造。2019年,項目順利投產,將以前只能“燃燒發電”的煤炭,加工成備受汽車、白色家電等行業青睞的化工原材料。
“現在,企業年生產聚烯烴產品70萬噸。”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煤氣化部副經理胡小平對記者表示,把淮南煤就地轉化,徹底結束了淮南煤只能作為動力煤的歷史,“我們的煤炭轉化率比傳統煤化工高出了3%,產品附加值也得到大大提升”。
尋找新賽道
對于淮南市,安徽給予的定位十分明確,即綠色轉型示范城市。而大力發展大數據、新能源電池等重任,也是安徽省賦予淮南的重要職責。
轉變正在發生。數據顯示,2021年,淮南市規上非煤電工業增加值較2012年增長49.7%,占規上工業比重由2012年的19.9%提升至28.5%。
“只要短短幾分鐘,重達一噸多的鋼坯就會變成盤在一起的成品線材。”淮南市宏泰鋼鐵有限公司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一直是企業的發展理念,煙塵排放效果優于國家標準。據透露,在宏泰鋼鐵的助力下,淮南市謝家集區正在推進“淮南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基地”建設,在延鏈升級中打造百億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基地。
“曾經制約生態環保的廢棄物,如今就變成了循環經濟的香餑餑。”該負責人表示,如煤矸石、粉煤灰等來自煤礦和電廠的污染“廢物”,經過機器的打磨就成了“寶貝”,“類似這種取自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細小陶粒,可以被應用在建材、園藝、耐火保溫材料等眾多領域”。
孔令剛說,建設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是新階段淮南市落實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和“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也是淮南市突破發展瓶頸的重要抓手。
“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要在更高層次上挖掘煤電資源優勢,特別是客觀和更有效率地挖掘煤電潛力,在提升煤電化氣全產業鏈發展上找到有效模式,增強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發揮能源安全保供‘主力軍’作用,在‘立足煤’上促進煤電產業全面提檔升級。”孔令剛強調,更重要的是“不唯煤”,尋找新賽道,在發展非煤產業上有突破,特別是抓好新型能源的開發,加快構筑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多元的現代能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