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2022年8月30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何立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受國務院委托,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請審議。
今年以來,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特別是全球疫情持續反復和烏克蘭危機帶來風險挑戰,我國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認真執行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批準的《政府工作報告》和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落實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的審查意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持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積極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影響,出臺實施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進行部署,當前經濟總體呈恢復發展態勢,生產需求逐步改善,市場價格基本平穩,民生保障力度加大,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總體穩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7%;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7%;外匯儲備穩定在3萬億美元以上;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0.7%。 從二季度情況看,我國經濟發展極不尋常,受國內外錯綜復雜形勢影響,經濟運行一度面臨超預期下行壓力,4—5月份波動較大,5月下旬經濟開始觸底反彈,6月份主要指標全面回升,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當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4%,頂住壓力實現了經濟正增長、失業率降低、物價穩定等主要目標。
(一)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明確要求。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部署,疫情防控經受了嚴峻考驗、取得積極成效。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因時因勢不斷調整防控措施,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落實“動態清零”總方針,將工作力量和防疫資源及時向疫情較重地區傾斜,重點區域疫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疫情防控體系更加健全。印發實施大規模奧密克戎疫情應對處置方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不斷完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以口岸為重點加強外防輸入,落實人、物、環境同防措施,嚴格閉環管理。明確疫情防控“九不準”要求,強化學校、養老院、兒童福利機構等重點場所以及重大活動、節日期間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醫療服務,保障重點人群就醫需求。疫苗藥物等研發推廣持續推進。截至6月末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總人數達到12.9億人,其中完成全程接種12.6億人;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覆蓋人數達到2.3億人,完成全程接種2.2億人;多種抗新冠病毒藥物進入Ⅲ期臨床試驗階段,一批檢測試劑新獲批上市。同時,促進全球抗疫國際合作與成果共享。
(二)加大穩增長政策力度,調控舉措有力有效。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增強有效性的工作部署,加快落實落細各項穩增長政策舉措,及時謀劃出臺6方面33條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著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加速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積極落實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服務業等特殊困難行業精準幫扶的退稅減稅降費措施,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等實施力度,出臺實施社會保險階段性緩繳降費政策。在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增加退稅1400多億元,上半年完成留抵退稅1.85萬億元,存量留抵稅額基本退還完畢。加強基層財力保障,充分運用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保障助企紓困、民生補助資金精準直達受益對象,今年具備條件的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已全部下達到位。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釋放長期流動性,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等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分別增長11.4%、10.8%。建立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推動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推出科技創新、普惠養老、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增加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貸款額度。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用于補充重大項目資本金或為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引導制造業貸款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首次公開發行(IPO)上市融資3091億元。人民幣匯率保持相對穩定。就業優先政策提質加力。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推出留工培訓補助,落實各項就業補助。接續開展春風行動等就業服務專項行動,加強企業招聘用工服務。加快落實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各項補貼政策,啟動實施未就業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繼續實施“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特崗教師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持續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強化創業培訓和服務,推進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等載體建設。在重點工程項目中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增加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崗位。政策協調和預期引導力度加大。高效有序開展新出臺政策文件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協調。指導各地區積極落實落細黨中央、國務院各項部署,抓緊出臺符合地方實際的穩經濟措施,促進地區經濟穩定運行。加強經濟形勢和政策宣傳解讀,確保政策受益主體不漏戶、不漏人地清晰了解和應享盡享,穩定社會預期,增強市場信心。6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為50.2%、54.7%,均回升至榮枯線以上。
(三)著力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卡點堵點,工業經濟企穩回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的工作部署,積極解決疫情導致的產業鏈供應鏈卡點堵點問題,促進工業經濟穩步恢復。努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暢通。疫情發生期間著力推進交通物流保通暢和企業復工達產。建立健全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機制,完善貨車司機通行管控政策,大力暢通配送“最后一公里”。實施好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制度,強化重點行業產業鏈上下游銜接服務和重點區域跨省市協調。大力振作工業經濟。出臺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扎實推進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五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加快推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制造業企業技改投資增長13.2%。能源原材料保供穩價進一步加強。充分發揮宏觀政策協調機制、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作用,加強煤炭、電力生產監測調度,提升電廠存煤和發電機組出力水平,加快推進重點電源電網項目建設,加強煤炭電力天然氣中長期合同簽訂和履約監管,累計向中央發電企業注入資本金300億元,并分兩批撥付1000億元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欠款資金。上半年原煤產量同比增長11%。推動油氣穩產增產,嚴控成品油出口。加強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監管。加快推進國家儲備體系建設。
(四)強化創新驅動發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取得新進展。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工作部署,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培育壯大新動能。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持續推進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穩步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和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展壯大,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我國首艘自主研發的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順利發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海試任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積極成效。扎實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行“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一批長期以來被“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成功突破并貫通應用,多項攻關成果躋身世界前列。創新創業創造穩步推進。深入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科技成果加速轉移轉化,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進一步深化。深入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
(五)積極擴大投資消費,國內需求逐漸恢復。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工作部署,針對疫情影響細化實化擴內需政策舉措,著力促進內需回升。投資關鍵作用持續發揮。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實施,加大“兩新一重”等重點領域投資力度,加快布局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全面啟動“東數西算”工程。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執行和項目實施。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截至6月末用于項目建設的專項債券已基本發行完畢。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健康發展,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支持新項目建設。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其中基礎設施、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7.1%、10.4%。重點領域消費潛力穩步釋放。出臺實施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積極穩定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對符合條件的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完善二手車流通、報廢機動車回收、汽車平行進口管理規定,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指導限購地區逐步增加汽車增量指標數量、放寬購車人員資格限制,大力發展綠色消費,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節能產品等予以適當補貼或貸款貼息,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15%。無接觸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等新型消費較快發展,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6%。
(六)切實加強糧食安全保障,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大力抓好農業生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工作部署,持續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著力穩定農業基本盤。大力抓好農業穩產增產。積極應對冬小麥晚播不利影響,夏糧總產量2948億斤、增產29億斤,質量好于常年,收購進展順利,秋糧長勢總體正常。實施國家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大豆播種面積和油菜籽產量明顯增加。持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推進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做好農資產品保供穩價工作,對實際種糧農民分兩批發放一次性補貼300億元。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政策。持續加強糧食產購儲加銷建設。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加強村莊水電路氣建設,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和基礎設施條件持續改善。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深入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和集中排查,推動落實對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政策。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加強產業幫扶和消費幫扶,支持拓展脫貧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深入開展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
(七)持續深化市場化改革,發展內生動力有效激發。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鞏固拓展改革成果,進一步加大改革攻堅力度。重點領域改革走深走實。印發實施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全面實行,對各類市場主體實行統一的登記制度,營商環境創新試點穩步開展。深入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大力推進政策“非申即享”、網上辦。上半年新登記市場主體1454萬戶,同比增長4.3%;截至6月底市場主體超過1.6億戶。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監管體系,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印發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實施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案例歸集通報制度。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八)穩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展空間持續拓展。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工作部署,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拓展對外經貿合作,推動外資外貿平穩發展。國際經貿合作繼續深化。主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等,深化與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務實合作。扎實做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各項工作。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改革。中國—柬埔寨自貿協定、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升級議定書正式生效。落實外貿跨周期調節政策措施。推動外貿保穩提質、實現較快增長。上半年以人民幣計價的貨物進出口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進口分別增長13.2%、4.8%。積極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新設27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優化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大力支持海外倉發展,進一步加大出口退稅支持力度。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深入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創新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深入落實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流程跟蹤服務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實施。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務實合作。充分發揮中歐班列戰略通道作用,上半年中歐班列開行量、貨物發送量同比分別增長2%、3%。中老鐵路運行良好,雅萬高鐵、匈塞鐵路加快建設,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積極推進。大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九)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區域經濟布局不斷優化。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的工作部署,促進區域協同聯動發展,不斷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區域重大戰略縱深推進。積極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推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實施。不斷加強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持續鞏固長江“十年禁漁”工作成果。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出臺實施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加快構建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一體化治理體系,持續推進長三角地區科創與產業融合發展。加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水安全保障力度,穩步實施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深度節水控水、防災減災、水土保持等領域重大工程項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實施。著力穩住東部地區經濟,加快建設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重大工程,有序推進西部地區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出臺支持東北地區振興發展的專項實施方案。革命老區、邊境地區、生態退化地區、資源型地區和老工業城市等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支持力度加大,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扎實推進。出臺實施《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及“十四五”實施方案。持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印發長江中游、北部灣城市群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推動東北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十)扎實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部署,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不斷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覆蓋。深入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組織實施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開展長江、黃河等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實施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行動,啟動新污染物治理行動。積極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大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收集處理能力不斷提升。加強塑料污染全鏈條防治。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面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國家公園建設順利推進,國家植物園體系加快建設。上半年全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4.6%,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5.9%。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穩步推進。有序組織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制定出臺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強化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進一步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出臺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具體辦法。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堅持“先立后改”,扎實推進現有煤電機組改造升級,加快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推進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傳統產業低碳工藝革新。加強全社會節約用能,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開展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上半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0.8%。
(十一)堅決兜牢民生底線,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改善。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部署,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民生商品保供穩價有力有效。推動落實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大重要民生商品產銷銜接、應急調運、儲備調節力度,確保“菜籃子”產品穩定供應,保障城市核心功能運轉。指導各地進一步增加成品糧油儲備。持續開展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穩定生豬生產。在全球高通脹的情況下,我國保持物價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溫和上漲,為穩定經濟大盤提供了支撐。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不斷加強。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提前調撥全國統籌調劑資金,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4%,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繼續實施失業保險保障擴圍政策。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開展養老儲蓄試點。推動落實“雙減”政策,深入推進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階段性免除經濟困難高校畢業生國家助學貸款利息并允許延期還本。擴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覆蓋省份。推動提升農民工等新市民金融服務水平。住房保障工作扎實推進。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指導各地因城施策優化完善房地產調控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持續推進城市更新,上半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89萬個。同時,深入扎實開展全國安全生產大檢查,出臺并推動各地深入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及時組織開展重特大事故搶險救援,有效做好洪水、地質災害、地震等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總的來看,《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確定的重點任務上半年完成情況良好,宏觀調控、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等工作及時有力,改革、開放、科技創新、農業農村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綠色低碳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等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重點領域風險得到有效防控。“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和年度計劃確定的重大工程項目加快推進。年度計劃確定的多數指標進展較好,居民消費價格、就業、國際收支等主要指標符合預期,居民收入、基本養老保險、糧食能源生產、環境質量、金融等相關指標進展順利。
綜合各方面情況看,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更趨嚴峻,國內經濟一度出現波動,隨著一些疫情較重地區形勢逐步好轉、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實,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動搖,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來,頂住壓力、克難奮進,全黨全國上下付出艱辛努力,全面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推動經濟在爬坡過坎中穩步發展。成績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彰顯了“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充分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充分彰顯了全黨全國上下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仍然存在,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持續顯現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經濟恢復發展的基礎還不穩固,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從國際形勢看,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從國內情況看,消費需求仍然不振,投資增長仍較乏力,穩定外貿難度加大,市場主體生產經營困難依然較多,就業等民生問題較為突出,重點領域風險持續暴露。
綜合分析研判,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國際局勢變化更加復雜嚴峻,疫情還沒有見底,國內經濟恢復發展面臨不少困難挑戰,下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同時也要看到,面對內外部階段性、突發性因素沖擊,我國經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企穩回升,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這充分說明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下半年,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加快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各項部署,根據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要求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落實落細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力爭實現最好結果,推動經濟運行盡快回歸正常軌道,著力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一些,爭取今年我國經濟發展達到較好水平。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這是一個整體要求,要一體認識、一體落實、一體評估,要綜合看、系統看、長遠看,特別是要從政治上看、算政治賬。下一步,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出現了疫情必須立即嚴格防控,該管的要堅決管住,不能松懈,不能麻痹,不能懈怠。堅決認真貫徹黨中央確定的新冠肺炎防控政策舉措,保證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功能有序運轉,該保的要堅決保住。優化完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將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快速精準處置突發疫情,嚴格按照“九不準”要求執行疫情防控政策,盡量減少非必要的限制流動的措施,堅決防止簡單化和層層加碼等現象。持續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體系,做好病毒變異跟蹤和新疫苗新藥物研發,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重點領域生產。
(二)進一步增強宏觀政策合力。加快推進穩住經濟大盤一攬子政策措施,做到落實要快、協調要快、見效要快。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落實落細各項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強對重點領域和基本民生的保障。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繼續推動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加大穩就業政策實施力度,落實好各項援企穩崗政策,做好“三支一扶”等基層項目招募,支持農民工外出務工和就近就地就業。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進一步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三)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國際競爭力。發揮好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保鏈穩鏈等機制作用,進一步優化企業復工達產政策,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持續暢通交通物流,進一步優化完善精準通行管控措施,加快推進物流保通保暢長效化、制度化、規范化。加大重點行業企業紓困幫扶力度,落細落實對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企業的紓困支持政策,推動階段性減免房屋租金。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
(四)加大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力度。增強科技創新支撐作用,持續推進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落實好促進企業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深入實施質量強國建設和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支持中小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
(五)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拓展有效投資空間,有力有序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實施,全面加強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強化項目資金要素保障,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促進重點領域消費加快恢復,落實擴大汽車消費政策措施,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綠色建材、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改善居民消費環境,加大消費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夯實糧食穩產增產基礎,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奮力奪取早稻和秋糧豐收,及時做好化肥、種子、農藥等農資調劑調運,組織好夏秋糧油收購工作。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穩步推進鄉村建設和農村改革。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及時落實社會救助、醫療救助等幫扶措施。
(七)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舉措落實落地,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經濟管理,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支持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促進外貿穩定增長,落實好穩外貿政策措施,加大進出口信貸支持,積極推動海外倉建設。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深入實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推動重大外資項目落地。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鞏固拓展多雙邊經貿關系。
(八)扎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有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持續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和污染治理“4+1”工程,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進程,深入推動長三角地區科創與產業融合發展,持續加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力度。積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有力推動東部地區、東北地區前期疫情較為嚴重省市經濟社會運行加快恢復發展,持續推進中部地區重大規劃政策和重大工程項目落實。加快國家級新區等功能平臺建設。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落實好“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加快城市群一體化、都市圈同城化建設。
(九)穩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好碳達峰行動方案。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繼續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綜合利用。
(十)進一步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工作。著力促進居民增收,推動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各項制度,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不斷增強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加快構建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城鄉一體建設。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十一)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及時妥善處置各領域風險挑戰。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全面簽訂電煤中長期合同并加強履約監管,加強跨省區電力調度和余缺互濟,確保民生和重點用能。 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圍繞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剛性需求,堅持租購并舉,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切實防范化解地方財政風險,緩解基層“三保”壓力。加大金融風險防范處置力度,妥善化解村鎮銀行風險。繼續強化災害防治、安全生產、社會維穩等工作,及時有效處置突發事件,做好社會穩定工作。
下半年經濟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于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要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擔當作為、求真務實,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折不扣抓好各項工作部署落實落地,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