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威脅對沙特等國報復,阿聯酋學者:華盛頓沒意識到新的海灣出現了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這是一場徹底的災難,將被美國視為敵對行動。”“美國將審查與沙特未來的關系。”近日,對于沙特等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和俄羅斯、委內瑞拉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組成的“歐佩克+”共同宣布的每天減產200萬桶石油的決定,美國拜登政府頻頻威脅要進行報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歐佩克+”的減產決定令白宮“痙攣和恐慌”。美國一方面擔憂這次減產決定將使石油價格再度上漲,將瓦解西方對俄的制裁;另一方面,隨著美國中期選舉日益臨近,油價上漲將危及民主黨選情。對于美方的指責和威脅,沙特外交大臣朱貝爾7日接受美國福克斯電視臺采訪時駁斥了“沙特應該為美國石油價格上漲負責”的說法。他強調,“石油不是武器”。
“這是敵對行為”
“在‘歐佩克+’決定減產后,拜登政府考慮進行報復”,美國“政治新聞網”稱,“歐佩克+”日前宣布減產的決定激怒了美國,一些憤怒的民主黨人發誓要報復,他們提出多項報復措施,包括大幅削減對沙特的軍售,從沙特撤出美國軍隊等。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中東小組主席、民主黨參議員墨菲稱:“我認為是時候對美國與沙特的聯盟進行全面重新評估了。”眾議員馬林諾夫斯基等人則提出議案,要求從沙特和阿聯酋撤出美國軍隊和部署在當地的“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不過,報道引述專家的話稱,這些措施“很難想象(能夠實行)”,因為“每一項措施都可能帶來嚴重后果,存在威脅美國利益的潛在不利因素,可能使美國在該地區的安全架構發生巨大變化”。
10月5日,“歐佩克+”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第33屆部長級會議,決定自11月起將原油日均產量下調200萬桶。這是自疫情暴發以來最大的石油減產措施,減產規模相當于全球石油出口總量的2%。此前,拜登及西方多國領導人先后訪問中東,希望沙特和阿聯酋等歐佩克主要成員增加石油產量,以配合西方針對俄羅斯石油出口的打壓。同時,拜登還希望以此遏制國內汽柴油價格上漲,拉抬民主黨選情。然而,“歐佩克+”的減產決定無疑給了美國一記耳光。彭博社稱,有白宮官員甚至發出警告,“歐佩克+”的決定將被華盛頓視為“敵對行為”。
據路透社7日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天在與秘魯外長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美國“正在審查與沙特未來關系”等各種方案。在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在‘歐佩克+’決定削減石油產量后,(拜登)政府內部是否有重新評估與沙特關系的想法?您對海灣合作伙伴逐漸接近俄羅斯有多擔心?考慮到這一點,美國是否應該繼續向沙特提供武器?”布林肯表示,歐佩克的決定“既令人失望又短視”。他說,為再次確保美國在市場上有足夠的能源供應以滿足需求,白宮已經列出美方正在考慮的一些額外步驟、工具等。“至于未來的關系,我們正在審查一些應對選項。我們正在與國會密切協商。”
新加坡《聯合早報》8日稱,美國兩黨資深參議員還計劃推動“反石油生產和出口壟斷法案”(NOPEC),對歐佩克施加壓力。民主黨籍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發表聲明,指責沙特的舉動是在“協助”俄羅斯,稱“美國人一定會牢牢記住……我們正在研究所有立法工具,包括‘反石油生產和出口壟斷法案’,以最有力的手段應對這一令人震怒且自私邪惡的舉措。”報道稱,美國總統拜登6日也表示,他對“歐佩克+”的決定“感到失望”,美國政府正在考慮應對措施。
“石油不是武器”
對于美國的威脅,沙特顯得十分冷靜。當地時間7日,沙特外交大臣朱貝爾接受美國福克斯電視臺采訪時表示:“恕我直言,美國油價高企的原因是,美國煉油設施短缺已持續20多年。”他說,“美國已經幾十年沒有建新的煉油廠了。”朱貝爾強調,沙特沒有將石油政治化。“石油不是武器。它不是戰斗機,不是坦克,你不能用它射擊,你不能用它做任何事。”他稱,沙特只是把石油看作是一種商品,“我們把石油看作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聲稱沙特這樣做(減產)是為了傷害美國,或以任何方式參與政治的想法,是絕對不正確的。”
半島電視臺稱,歐佩克秘書長蓋斯7日也否認“減產就是與俄羅斯結盟”的指控,稱減產“并非幾個國家針對另一些國家的決定”。科威特石油部長法雷斯也稱,雖然理解一些國家對能源價格飆升的擔憂,但“歐佩克+”的主要考慮是“維持世界能源市場穩定和供需平衡”。
“‘歐佩克+’的決定危及民主黨選情。”路透社稱,目前距離11月8日的美國中期選舉只剩5個星期,曾是美國在中東最重要盟友的沙特支持“歐佩克+”減產,對民主黨選情是一個重大打擊。《紐約時報》7日稱,此前兩三個月,由于拜登政府連續釋放石油儲備以及全球對經濟放緩的擔憂加劇,國際油價一度從高點大幅回落。然而近來隨著國際油價上漲,美國汽柴油價格也迅速上升。美國汽車協會(AAA)的數據顯示,7日全美普通汽油均價為每加侖3.89美元,已連續兩周上漲。加州的油價漲幅尤其大。目前該州普通汽油平均價格約為每加侖6.39美元,接近6月創下的平均每加侖6.44美元的最高紀錄。
更令美國惱火的是,沙特等主要產油國大幅減產的決定可能使西方對俄制裁“變得徒勞”。《日本經濟新聞》稱,這一決定導致七國集團對俄羅斯石油出口設置價格上限一事的效果充滿不確定性。減產將推高油價,削減俄羅斯石油收入的難度因此上升,愈發鮮明地暴露出美國與中東產油國之間的分歧。白宮新聞秘書讓-皮埃爾直白地稱:“很明顯,‘歐佩克+’選擇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新的石油戰爭”?
“新的石油戰爭:‘歐佩克+’行動起來反對美國?”英國《金融時報》稱,約半個世紀前,由于美歐等西方國家在戰爭中對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國家決定組成石油生產國聯盟走到全球政治舞臺中心,并停止向西方國家供給石油,這導致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機爆發。如今,正值全球通脹高企、消費者對能源價格和短缺日益焦慮之際,包括沙特和俄羅斯在內的石油出口國作出大幅減產決定,這標志著石油出口國同西方,尤其是美國之間“危險的決裂”。報道稱,對于長期以來通過“能源換安全”依賴美國提供軍事支持的沙特來說,這凸顯沙特新的自信:它能夠擺脫美國的壓力,采取符合自己商業和外交利益的行動。報道引述標普副總裁迪萬的話稱,此舉發出明確的信號,沙特“選擇這一(獨立)道路的風險甚至比石油價格上漲更大”。阿聯酋政治學者阿卜杜拉則稱:“華盛頓顯然還沒有意識到出現了一個新的海灣,我們不再聽命于華盛頓了。”
實際上,“歐佩克+”的決定并非是在美俄之間選邊站。埃菲社稱,“歐佩克+”有自己的標準使西方煩惱。“歐佩克+”必須維護自己的經濟和貿易利益,而不是圍繞西方“地緣政治”需求運轉。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稱,白宮此前一直試圖對沙特等國施壓,但這些曾經是美國在中東最親密的盟友在經濟和政治上都沒有興趣遵循美國的指示。美國此前的所作所為給中東國家留下深刻印象。畢竟,美國會隨時記起這些阿拉伯國家不是“民主國家”,并會以此對它們施加制裁和限制。報道稱,“歐佩克+”的決定是向世界市場和華盛頓發出一個明確信號,即這些國家正在執行自己的政策,不會屈服于美國。
【編輯:孔慶玲】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這是一場徹底的災難,將被美國視為敵對行動。”“美國將審查與沙特未來的關系。”近日,對于沙特等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和俄羅斯、委內瑞拉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組成的“歐佩克+”共同宣布的每天減產200萬桶石油的決定,美國拜登政府頻頻威脅要進行報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歐佩克+”的減產決定令白宮“痙攣和恐慌”。美國一方面擔憂這次減產決定將使石油價格再度上漲,將瓦解西方對俄的制裁;另一方面,隨著美國中期選舉日益臨近,油價上漲將危及民主黨選情。對于美方的指責和威脅,沙特外交大臣朱貝爾7日接受美國福克斯電視臺采訪時駁斥了“沙特應該為美國石油價格上漲負責”的說法。他強調,“石油不是武器”。
“這是敵對行為”
“在‘歐佩克+’決定減產后,拜登政府考慮進行報復”,美國“政治新聞網”稱,“歐佩克+”日前宣布減產的決定激怒了美國,一些憤怒的民主黨人發誓要報復,他們提出多項報復措施,包括大幅削減對沙特的軍售,從沙特撤出美國軍隊等。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中東小組主席、民主黨參議員墨菲稱:“我認為是時候對美國與沙特的聯盟進行全面重新評估了。”眾議員馬林諾夫斯基等人則提出議案,要求從沙特和阿聯酋撤出美國軍隊和部署在當地的“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不過,報道引述專家的話稱,這些措施“很難想象(能夠實行)”,因為“每一項措施都可能帶來嚴重后果,存在威脅美國利益的潛在不利因素,可能使美國在該地區的安全架構發生巨大變化”。
10月5日,“歐佩克+”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第33屆部長級會議,決定自11月起將原油日均產量下調200萬桶。這是自疫情暴發以來最大的石油減產措施,減產規模相當于全球石油出口總量的2%。此前,拜登及西方多國領導人先后訪問中東,希望沙特和阿聯酋等歐佩克主要成員增加石油產量,以配合西方針對俄羅斯石油出口的打壓。同時,拜登還希望以此遏制國內汽柴油價格上漲,拉抬民主黨選情。然而,“歐佩克+”的減產決定無疑給了美國一記耳光。彭博社稱,有白宮官員甚至發出警告,“歐佩克+”的決定將被華盛頓視為“敵對行為”。
據路透社7日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天在與秘魯外長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美國“正在審查與沙特未來關系”等各種方案。在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在‘歐佩克+’決定削減石油產量后,(拜登)政府內部是否有重新評估與沙特關系的想法?您對海灣合作伙伴逐漸接近俄羅斯有多擔心?考慮到這一點,美國是否應該繼續向沙特提供武器?”布林肯表示,歐佩克的決定“既令人失望又短視”。他說,為再次確保美國在市場上有足夠的能源供應以滿足需求,白宮已經列出美方正在考慮的一些額外步驟、工具等。“至于未來的關系,我們正在審查一些應對選項。我們正在與國會密切協商。”
新加坡《聯合早報》8日稱,美國兩黨資深參議員還計劃推動“反石油生產和出口壟斷法案”(NOPEC),對歐佩克施加壓力。民主黨籍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發表聲明,指責沙特的舉動是在“協助”俄羅斯,稱“美國人一定會牢牢記住……我們正在研究所有立法工具,包括‘反石油生產和出口壟斷法案’,以最有力的手段應對這一令人震怒且自私邪惡的舉措。”報道稱,美國總統拜登6日也表示,他對“歐佩克+”的決定“感到失望”,美國政府正在考慮應對措施。
“石油不是武器”
對于美國的威脅,沙特顯得十分冷靜。當地時間7日,沙特外交大臣朱貝爾接受美國福克斯電視臺采訪時表示:“恕我直言,美國油價高企的原因是,美國煉油設施短缺已持續20多年。”他說,“美國已經幾十年沒有建新的煉油廠了。”朱貝爾強調,沙特沒有將石油政治化。“石油不是武器。它不是戰斗機,不是坦克,你不能用它射擊,你不能用它做任何事。”他稱,沙特只是把石油看作是一種商品,“我們把石油看作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聲稱沙特這樣做(減產)是為了傷害美國,或以任何方式參與政治的想法,是絕對不正確的。”
半島電視臺稱,歐佩克秘書長蓋斯7日也否認“減產就是與俄羅斯結盟”的指控,稱減產“并非幾個國家針對另一些國家的決定”。科威特石油部長法雷斯也稱,雖然理解一些國家對能源價格飆升的擔憂,但“歐佩克+”的主要考慮是“維持世界能源市場穩定和供需平衡”。
“‘歐佩克+’的決定危及民主黨選情。”路透社稱,目前距離11月8日的美國中期選舉只剩5個星期,曾是美國在中東最重要盟友的沙特支持“歐佩克+”減產,對民主黨選情是一個重大打擊。《紐約時報》7日稱,此前兩三個月,由于拜登政府連續釋放石油儲備以及全球對經濟放緩的擔憂加劇,國際油價一度從高點大幅回落。然而近來隨著國際油價上漲,美國汽柴油價格也迅速上升。美國汽車協會(AAA)的數據顯示,7日全美普通汽油均價為每加侖3.89美元,已連續兩周上漲。加州的油價漲幅尤其大。目前該州普通汽油平均價格約為每加侖6.39美元,接近6月創下的平均每加侖6.44美元的最高紀錄。
更令美國惱火的是,沙特等主要產油國大幅減產的決定可能使西方對俄制裁“變得徒勞”。《日本經濟新聞》稱,這一決定導致七國集團對俄羅斯石油出口設置價格上限一事的效果充滿不確定性。減產將推高油價,削減俄羅斯石油收入的難度因此上升,愈發鮮明地暴露出美國與中東產油國之間的分歧。白宮新聞秘書讓-皮埃爾直白地稱:“很明顯,‘歐佩克+’選擇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新的石油戰爭”?
“新的石油戰爭:‘歐佩克+’行動起來反對美國?”英國《金融時報》稱,約半個世紀前,由于美歐等西方國家在戰爭中對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國家決定組成石油生產國聯盟走到全球政治舞臺中心,并停止向西方國家供給石油,這導致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機爆發。如今,正值全球通脹高企、消費者對能源價格和短缺日益焦慮之際,包括沙特和俄羅斯在內的石油出口國作出大幅減產決定,這標志著石油出口國同西方,尤其是美國之間“危險的決裂”。報道稱,對于長期以來通過“能源換安全”依賴美國提供軍事支持的沙特來說,這凸顯沙特新的自信:它能夠擺脫美國的壓力,采取符合自己商業和外交利益的行動。報道引述標普副總裁迪萬的話稱,此舉發出明確的信號,沙特“選擇這一(獨立)道路的風險甚至比石油價格上漲更大”。阿聯酋政治學者阿卜杜拉則稱:“華盛頓顯然還沒有意識到出現了一個新的海灣,我們不再聽命于華盛頓了。”
實際上,“歐佩克+”的決定并非是在美俄之間選邊站。埃菲社稱,“歐佩克+”有自己的標準使西方煩惱。“歐佩克+”必須維護自己的經濟和貿易利益,而不是圍繞西方“地緣政治”需求運轉。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稱,白宮此前一直試圖對沙特等國施壓,但這些曾經是美國在中東最親密的盟友在經濟和政治上都沒有興趣遵循美國的指示。美國此前的所作所為給中東國家留下深刻印象。畢竟,美國會隨時記起這些阿拉伯國家不是“民主國家”,并會以此對它們施加制裁和限制。報道稱,“歐佩克+”的決定是向世界市場和華盛頓發出一個明確信號,即這些國家正在執行自己的政策,不會屈服于美國。
【編輯:孔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