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到來,美歐地區的國家為滿足龐大的用電和供暖需求正重新將目光轉向“物美價廉”的煤炭。
全球能源危機正愈演愈烈。臨近寒冬之際,美歐地區的國家為滿足龐大的用電和供暖需求正重新將目光轉向“物美價廉”的煤炭。10月以來,美國、澳大利亞、印尼等國基準煤炭價格均創新高。
隨著歐盟對俄煤炭和原油實施禁令,歐洲眼下“燃料難求”,不得不收回此前做出的棄煤承諾,開始滿世界找煤。美國不僅繼續延長現有煤電機組壽命,甚至還在大規模投建新的煤電項目,美國能源信息署(EIA)10月預測稱,美國今年的用電量將達到創紀錄的水平,中部地區甚至可能出現嚴重缺電危機。
美歐尋求延長煤電壽命
油價網指出,上半年歐洲煤炭進口總量飆升49%。其中,從南非進口煤炭量猛增8倍。丹麥沃旭能源日前接到丹麥政府“確保丹麥電力供應安全”的指令,將繼續運營旗下3個化石燃料電站。
德國萊茵能源集團也于近日透露,旗下3座褐煤發電機組將暫時重新啟用,以加強供應安全,節約發電用氣。
美國大批公用事業公司也在想方設法延長燃煤電站的壽命,因為龐大電力需求和短缺的能源供應帶來了大規模斷電的威脅。
《金融時報》報道稱,負責內布拉斯加州55個城市電力服務的奧馬哈公共電力區域公司將兩座燃煤機組改為天然氣的計劃再推遲3年。另外,主要為印第安納州、俄亥俄州等6個州提供天然氣和電力服務的中點能源也決定,將位于印第安納州的一座燃煤電站使用壽命延長兩年,以緩解附近地區高價從外部購電的難題。密蘇里州公用事業公司阿莫林原計劃9月關閉的Rush Island燃煤電站,目前運營時限已經延長到2025年,原因是關閉會導致連鎖停電和區域電壓崩潰的風險。
有專家指出,供應鏈危機導致美國太陽能發電項目建設被迫暫停,這些項目原本打算取代部分煤炭發電,但今年能源供應嚴重短缺,美國本土燃料價格高企,使得煤電再受青睞。
煤企煤炭業務不減反增
全球大部分煤炭企業仍在持續擴張煤炭業務版圖。德國非政府環保組織厄吉華德發布年度報告指出,目前宣布退出煤炭領域的企業中,約46%的企業仍在繼續新建煤礦、燃煤電站和煤炭運輸設施。
厄吉華德和40個非政府組織對宣布退出煤炭領域的1064家企業進行調查,這是全球目前相對最全面的有關企業“棄煤”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490家企業仍在繼續投資煤炭及其相關行業,但只有不到3%的企業明確了退出煤炭領域的時間表。
調查指出,目前全球有6500多座燃煤電站,總裝機為2067吉瓦,全球能否實現控制升溫1.5°C度的目標,首先取決于淘汰煤電的速度有多快。
2015年以來,全球燃煤電裝機凈增約157吉瓦,相當于德國、俄羅斯、日本和波蘭的煤電裝機總和。截至目前,全球仍有467吉瓦的新燃煤發電裝機在建,如果這些項目建成,將使全球目前煤電發電能力增加23%。
“在氣候緊急情況下推進新的煤炭項目是魯莽且不負責任的行為。”厄吉華德負責人Heffa Schuecking表示,“機構投資者、銀行和保險公司應立即停止對這煤炭企業進行投融資服務,并將其從自己的投資組合名單中除名。”
對此,支持煤炭的行業組織美國電力指出,美電力監管機構大大低估了2022-2023年大批煤電退役帶來的負面影響,這可能會威脅到美國電網的可靠性。
事實上,美國大多數延遲退役的煤電都集中于中部地區,負責管理電網的中部大陸獨立系統運營商(MISO)警告稱,中部地區電力短缺風險為全美最高, 2023年或面臨2.6吉瓦的電力缺口,5年后將升至109吉瓦。“能源轉型過程中出現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使我們必須考慮推遲煤電退役的決定。”MISO 首席執行官John Bear表示。
煤炭價格有望刷新紀錄
標普全球大宗商品能源研究主管Steve Piper指出,在全球能源危機背景下,由于需求和價格保持在較高水平,為煤炭行業復蘇提供了進一步支撐。根據標普調查,美國煤炭需求激增推動第二季度勞動力數量增長,平均就業人數同比增長11.3%,煤炭產量增長約2.0%。過去四個季度,美國煤炭行業平均雇員人數一直持續增加。
上述因素都從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煤炭行業加速復蘇。EIA指出,9月最后一周,美國阿巴拉契亞中部煤炭現貨價格漲至204.95美元/噸,創2005年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煤炭公司股價隨即出現大漲,其中美國最大煤炭生產商皮博迪能源股價10月3日上漲5.96%,第二大煤炭公司阿奇資源則以8.22%的漲幅收盤。
截至9月底,全球基準煤價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現貨煤炭也一度升至每噸400美元關口上方,是去年同期的3倍。同一時期,歐洲基準鹿特丹煤炭期貨價格也創下歷史紀錄。國際能源署預測,今年全球煤炭消費總量將達到80億噸,重返2013年創下的歷史高位。
印度尼西亞能源與礦產資源部日前發布聲明,將今年10月印尼動力煤標桿價格指數設定為330.97美元/噸,環比上漲3.68%,同比上漲104.77%。這是該價格指數發布以來的最高水平,超過今年6月創下的每噸323.91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