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南院”)牽頭制定的《生物天然氣》(GB/T 41328-2022)國家標準(下稱“國家標準”)正式實施。該標準填補了我國生物天然氣標準領域空白,有助于加快生物天然氣產業化進程、推動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同時,該標準將與《生物天然氣術語》(GB/T 40506-2021)、《車用生物天然氣》(GB/T 40510-2021)國家標準,以及農業行業標準《生物天然氣工程技術規范》(NY/T 3896-2021)等初步構建起生物天然氣的標準體系。
“國家標準發布后,解決了產業缺失技術標準的問題,促進了生物天然氣行業發展,更落實了2019年國家能源局下發的《促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加快制定出臺生物天然氣系列標準,包括生物天然氣產品和并入燃氣管網標準的要求。”參與制定該國家標準的全國氣體標準化技術秘書處人士告訴記者。
在國家標準規范和引導下,集清潔能源、負碳排放、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等眾多優點于一身的生物天然氣能否大展拳腳?
標準出臺恰逢其時
由于生物天然氣領域涉及環境、化工、生物、能源、環衛、汽車、機械加工制造等多個傳統行業,各行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技術、產品、裝備等各個方面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上下游產業的銜接存在一定困難,導致行業之間存在一定的技術和市場壁壘。
“雖說我國生物天然氣在總體工藝技術上與國外相當,但生物質氣為原料制備天然氣的技術標準指導一直無據可依。”該人士向記者表示。
“國家標準發布之前,國內只有GB 17820-2018《天然氣》、GB/T 33445-2016《煤制合成天然氣》兩項天然氣產品標準,但這兩項標準均不適用于生物燃氣制天然氣。”該人士說,“這是因為生物燃氣制天然氣與傳統天然氣、煤制合成天然氣相比,由于原料氣、制備工藝的不同導致其技術指標、試驗方法、貯運的規定有明顯的不同。”
“除生物天然氣產業的上游原料供應和下游產品都缺乏專門的標準和技術規范外,相關標準制定管理工作還存在九龍治水的問題。”某生物天然氣企業負責人坦言。比如,在產品質量方面,生物天然氣產品的國家標準分予全國氣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車用生物天然氣國家標準則歸口為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另外,還有由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提出,國家能源局負責管理的行業標準。而生物天然氣生產方面暫無全國性機構開展相關工作,建立國內標準迫在眉睫。
“國家標準出臺規范了生物天然氣的技術要求、檢驗方法,解決了生物天然氣產品貿易交割的問題,讓使用者驗收氣體產品時有據可依。標準對產品的輸送、標志、儲運及使用也提出了安全要求,解決了行業安全管理問題。”上述全國氣體標準化技術秘書處人士說。
企業或面臨新的成本壓力
“整體看,這次標準制定很嚴格,尤其對后端工藝處理來說有一些壓力。”上述生物天然氣企業負責人表示。
“新標準較以往有所提高,我們要重新檢驗目前的生產設備和工藝能不能滿足標準要求,同時也涉及已經報批和正在進行中的項目和相關生產設備的變更。對項目后期實施和落地而言,可能有一些困難。” 安徽省生物天然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聽表示,“如果不能符合標準要求,就涉及后續對于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換的投入。”
“標準有助于促進行業發展,是好事。但目前來看,行業發展本來就有點畏手畏腳,亮點項目分散,市場競爭力亟待提高。對盈利本就不易的企業來說,不論是改造項目還是設備,都增加了投資成本,壓力不小。” 上述生物天然氣企業負責人坦言。
“以前沒有標準,參照石化行業二類標準,滿足就可以并網。現在國家標準出來,達到這個標準再并網,不容易。”趙聽也道出擔憂。
中國石油西南油田公司天然氣研究院博士蔡黎則指出,此次的國家標準是通過經濟手段或市場調節而自愿采用的國家標準,如果一經企業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納入經濟合同中,才成為各方必須共同遵守的技術依據。“目前對于產品質量的規范和約束作用更大,這也是鼓勵和建議企業自愿采用的國家標準。”
配套支持政策不可或缺
發展生物天然氣不僅有利于補齊我國天然氣供需短板,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還可解決糞污、秸稈露天焚燒等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實現城鄉有機廢棄物能源化產業化,對城鄉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從此前我們調研走訪的情況看,生物天然氣已經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歐洲很多國家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產業標準體系,相較于傳統天然氣行業,我們十分看好生物天然氣發展,但現階段產業體量還有點小。” 上述生物天然氣企業負責人說。
受訪人士表示,目前僅有國家標準還不夠,生物天然氣產業需要通過提升技術工藝、降低生產成本等,不斷完善產業體系,確保爬坡期的生物天然氣產業可持續發展。
業內人士建議,宜加快生物天然氣相關產品的檢測標準的制修訂進程,并注意相關歸口管理和標準本身之間的協調,同時充分考慮生物天然氣自身質量特點和輸送使用要求,完善各項標準制定。
“要國家標準,也需要省級層面配套的支持政策。未來還應該給生物天然氣產業和企業發展予以更多關懷,建立激勵機制,多種渠道激發相關項目主體活力。”上述生物天然氣企業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