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歐盟成員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會議,期間再次對美國《通貨膨脹削減法案》涉及的電動汽車補貼政策給歐洲企業帶來的潛在沖擊表達了強烈關切,法國、德國財政部長甚至帶頭予以指責和批評。無獨有偶,日本政府也于近日做出了同樣的表態,敦促美國在電動汽車政策上平等對待企業。
目前,歐盟、日本、韓國均對美國最新的電動汽車補貼政策提出了抗議。國際輿論普遍認為美調整電動汽車補貼是“地方保護主義的利己行為”,將嚴重損害跨國汽車制造商在美的公平交易,同時還違背世界貿易組織禁止區別對待進口產品與國內產品的規定。《華爾街日報》撰文稱,美電動汽車補貼政策正在給美國的對外關系帶來新的挑戰和沖擊。
美電動汽車補貼引爭議
根據美《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美國將對本土電氣化項目及綠色創新技術提供“獨有的”補貼,如果消費者想要獲得最高7500美元的電動汽車補貼,必須購買在美國組裝或40%電池金屬和礦物產自北美的電動汽車,且這一比例在未來6年將逐年提高。此外,對電動汽車電池采購和關鍵礦產原料的最新限制與價格上限將于2023年1月1日起生效,此舉或導致當前多數電動汽車失去全額補貼資格。
這意味著,在美擁有業務的跨國汽車制造商,如果想要拿到補貼,只能完善在美的電池產業鏈。這一結果無疑引起了歐盟的強烈反對,目前該地區正在經歷嚴重的能源危機和高通脹,對于這種可能導致核心技術和主要資金外流的強制性政策,歐洲企業紛紛表達了不滿。
路透社報道稱,美國財政部和國稅局已經開始就電動汽車補貼政策向公眾征求意見,但不管結果如何,短期內這將對美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產生影響。
事實上,即便美國汽車制造商都感到憂慮。福特汽車日前表示,補貼機制應該是確保更多電動汽車有資格獲得稅收抵免,從而鼓勵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及其相關領域的有序發展。
歐洲不滿情緒高漲
據悉,歐盟已經向美國正式提交了一份文件,要求美方提高電動汽車稅收抵免條款的透明度。歐盟委員會發言人米里亞姆·加西亞·費雷爾強調:“我們對這一貿易壁壘深感關切,這是歧視性的,是對他國汽車制造商和美國車企海外業務的歧視。”
有分析師指出,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在歐洲大陸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美國一邊要求歐盟“與己看齊”,一邊卻在大搞貿易保護主義,這種“背后捅刀”的行為引發了歐盟強烈反感。
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表示,美國的舉措危及歐美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環境,這一爭端下,歐洲汽車產業的未來岌岌可危。“能源價格高企加上美電動汽車補貼措施令歐洲承壓過重,我們必須予以反擊。”
多家法德汽車制造商表示,美國的補貼政策將至少傷害該國70%電動汽車消費者的利益。
歐盟貿易專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則表示,美《通脹縮減法案》歧視了歐盟的汽車、可再生能源、電池和能源密集型行業。“我個人贊成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但作為最終解決手段,歐盟也可以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
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日前達成一致,如果美國固持己見,歐洲也會推出類似的對抗措施。
為了安撫歐洲國家的不滿情緒,美國于10月下旬與歐盟設立了行動小組,旨在解決美電動汽車補貼政策可能引發的一系列問題,甚至派出了貿易代表趕赴歐洲尋求“理解”,但直至11月初首次會議結束,雙方談判仍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日韓強烈要求公正對待
除歐盟以外,日本、韓國也表示,美國對電動汽車的補貼措施“損人不利己”。日本政府發表聲明稱,如果美國采取“歧視性的”激勵措施,日本汽車制造商對于繼續投資美國電動汽車及其相關產業會有所猶豫,這將給美國就業和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9月,日本產業省大臣西村泰敏在洛杉磯的一次會議上向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表達了擔憂,并強調這一機制違反國際法。日本主要汽車游說團體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對此表達了明確關切。
在日本看來,美國對本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援助計劃是“歧視性且偏頗的”,并不利于電動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眼下,日本已向美國財政部和美國國稅局提出相關訴求,要求美在電動汽車最終組裝、用于汽車的關鍵礦物和電池組件的要求方面,應給予貿易伙伴國家“不低于優惠的待遇”。
韓國也多次向美國表達抗議,要求該國放寬補貼限制。韓國外交部公開表示,美國應給予至少3年的緩沖期,讓韓國汽車制造商在此期間繼續享受美國的電動汽車補貼優惠。韓國政府表示,接下來將繼續與相關部門及業界進行溝通和交流,扶持進入美國市場的韓國企業,保證其不受到歧視性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