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亞迪發布了全新高端汽車品牌“仰望”及兩款百萬級別新車型,中國新能源車企自主品牌駛入百萬級賽道再次讓業內沸騰。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基礎,動力電池市場也獲得了更多關注。
邁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的數據,2022年1—11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為446億瓦時,同比增長74.7%,中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258.5億瓦時,相較去年同期呈翻倍式增長。2022年11月,中國動力電池裝車量34.3億瓦時,同比增長64.5%,中國企業裝車量同比增長均超過100%。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的增長與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密不可分。2022年前11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25.3萬輛和606.7萬輛,同比均增長1倍,新能源車保有量已超過1149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正在逐步上升。
SNE Research指出,中國占據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60%以上,并且正加速向全球市場滲透。
觀點認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快速增長引發動力電池需求快速放量,車企新能源產品營銷目標大幅提高倒逼電池企業加速實施產能擴張計劃以滿足下游客戶營銷需求。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馬小利認為,動力電池市場正在從快速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可總結為八個方面:一是創新能力的增強。二是裝備能力的提升。三是制造水平的提高。四是綜合成本的下降。五是產業體系的完善。六是供給配套穩定。七是競爭能力提升。八是環境生態友好。
馬小利表示,繼2021年原材料價格上漲后,電芯成本回到了2017年之前,采用低成本和高成本混配的材料體系,將是動力電池市場后期發展的一個方向。此外,電芯規格尺寸朝著開發大電芯產品的方向發展,電池集成方式朝著高度集成技術方向發展,安全、快充或成為提升產品競爭力的主要方向,實行碳足跡、碳減排計劃將成為行業重點考慮之一。
是否會出現產能過剩?
近日,一組數據引發了業內隱憂:目前,全行業對外公布的產能規劃已達4800億瓦時,但預計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大約在1000億瓦時到1200億瓦時。
有觀點預測,動力電池或將供大于求,市場將發生規劃產能過剩現象。
近年來,中國動力電池產銷量整體保持上漲趨勢。但由于一些機構并不看好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數據,因此加深了電池供應出現結構性過剩的猜測。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電池儲能產業研究室副主任王曦認為,衡量動力電池產能是否過剩,需要以實際投產及在建產能為主要參考,而規劃產能更多體現了投資者對產業未來發展的預期。
中泰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冬偉認為,鋰電產業仍處于擴張階段,投產總量以及材料環節產量也在加速擴張。
企業看好鋰電未來發展。隨著補貼政策退出舞臺,觀點認為,長壽命的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將保持高速增長,并且隨著技術的升級和迭代,未來裝車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據行業發布的數據,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排行榜上,比亞迪位列前二,已經反超韓國企業LG新能源;寧德時代位列第一,前兩者已經占據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中國企業中創新航、國軒高科、欣旺達、億緯鋰能分列第七至第十。
王曦表示,為進一步促進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應多措并舉,統籌布局,協同發展。
一是優化資源要素配置,避免同質化惡性競爭。指導鋰電企業結合實際和產業趨勢合理制定發展目標,在關鍵材料供應穩定、研發創新投入充足、配套資金適量充裕的前提下,因時因需適度擴大生產規模;將區域市場、產業基礎、協調創新能力、資本及人才供給等要素稟賦作為依據,統籌協調差異化、特色化布局;推動落后企業和無效產能退出。
二是鼓勵集群式協同發展,增強龍頭企業國際競爭力。依托已有產業基礎重點打造以電池企業為龍頭、上游材料企業和相關服務業為配套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先進產業集群。積極引導鏈主企業及配套企業做大做強,在填補核心技術缺口、補關鍵環節供應短板的同時,持續鍛優勢長板,提升國際競爭力。
三是深化國際合作,完善跨國經營能力和全球產業鏈體系。充分利用好海外擴大本土市場的發展機遇,加強境外資源開發利用、電池生產基地建設和市場開拓,鼓勵龍頭電池企業協同上下游伙伴,積極構建全球產業鏈體系。同時,支持企業在境外并購、股權投資及設立研發中心,建設全球營銷服務體系,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