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管道延伸到水南村家家戶戶,大家都不用再拖著液化燃氣瓶到充氣站去充氣,現在用燃氣做飯燒水很方便!”2月21日,三亞市崖州區水南村村民陳家雄回到家,走進廚房擰開燃氣管道閥門,打開灶臺上的燃氣灶,便可燒水煮飯。
近年來,海南省推進燃氣下鄉“氣代柴薪”,通過延伸城區市政燃氣管網至近郊村莊,偏遠農村地區建設燃氣管道或建設瓶組氣化站,讓農村居民用上環保、安全、便捷的天然氣。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統計,截至2022年底,海南省累計建設燃氣管道1764公里,覆蓋918個自然村,入戶掛表5.6萬戶,農村地區燃氣普及率98.02%,已實現“氣代柴薪”覆蓋全省鄉鎮的目標。
為加快推進燃氣下鄉“氣代柴薪”工作,海南省建立“氣代柴薪”工作資金補貼省級與市縣共擔機制,燃氣管道每戶最高補貼4000元,全省所有符合建設條件及建設基本原則的自然村(含漁村)、農、林場作業區(不含場部)的農村居民家庭都納入農村管道燃氣補貼范圍。同時,海南省明確要求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過程中,統籌實施農村管道燃氣改造,以此降低燃氣企業建設成本。
在定安縣富文鎮深水村,全村133戶村民家的廚房外墻壁上都能看到黃色的燃氣管線。深水村是定安縣“氣代柴薪”的試點村莊,2019年實現全村燃氣管道覆蓋,現在村民們已經習慣了用燃氣灶開火做飯。“用管道燃氣很方便,不用自己拿氣罐到鎮上去充氣了,而且管道天然氣價格也便宜些,每立方3.8元,一個月也就花費三四十元。”村民葉世照說。
推廣燃氣下鄉“氣代柴薪”可切實提高農村地區燃氣普及率,可大幅降低木柴在農村居民燃料結構中的占比,進一步優化農村居民燃料結構,保護農村地區生態環境,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據介紹,海南省將繼續逐步補足城鄉燃氣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提升城鄉居民燃氣普及率,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改善全省生態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