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寧夏廣電新聞中心消息,日前寧夏電網側儲能并網容量已達113萬千瓦/226萬千瓦時,位居全國第一。
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關鍵環節。根據應用場景,可分為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儲能。
其中,電網側儲能主要為電網運行提供調峰、調頻、備用、黑啟動、需求響應等多種服務,促進地區性電網削峰填谷,緩解電網供電壓力。
寧夏風光資源豐富。截至2022年年底,寧夏電網新能源裝機規模達3040萬千瓦,裝機占比過半,已超越煤電成為第一大電源。其中,光伏裝機1584萬千瓦,居全國第八;風電裝機1457萬千瓦,居全國第七。
去年,寧夏電網也成為繼青海、河北、甘肅電網后,全國第四個新能源裝機占比突破50%的省級電網。
新能源具有間歇性和波動性,對電網穩定、安全帶來挑戰,需要儲能進行調節。
去年,寧夏儲能電站并網投運提速,主要以新型儲能為主。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儲能技術,包括新型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飛輪、壓縮空氣、氫(氨)儲能等。
2022年12月7日,寧夏首座電網側大型獨立儲能電站泉眼第一儲能電站(10萬千瓦/20萬千瓦時)接入寧夏電網,實現了寧夏電網側儲能電站并網的零突破。
12月13日,寧夏電網容量最大的共享式儲能電站項目——寧夏穆和20萬千瓦/400萬千瓦時新能源儲能電站實現并網。
去年并網側儲能迎來多項政策利好。當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要求,在電網側,因地制宜發展新型儲能,在關鍵節點配置儲能提高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在站址走廊資源緊張等地區延緩和替代輸變電設施投資等。
5月,兩部門發布《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提出要建立電網側儲能價格機制,逐步推動電站參與電力市場;探索將電網替代型儲能設施成本收益納入輸配電價回收。
就新型儲能總體裝機看,寧夏儲能規模位列全國第二。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年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萬千瓦,同比增長110%以上。
其中,累計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別為山東155萬千瓦、寧夏90萬千瓦、廣東71萬千瓦、湖南63萬千瓦、內蒙古59萬千瓦。
2022年,新增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排名前五名的省份分別為寧夏89萬千瓦,山東89萬千瓦,湖北53萬千瓦,湖南50萬千瓦,內蒙古33萬千瓦。
據《寧夏“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2025年寧夏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500萬千瓦以上,儲能設施容量不低于新能源裝機規模的10%、連續儲能時長2小時以上。
根據上述《方案》,寧夏在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將分別布局了17個、25個和6個擬建儲能項目。
到2025年,寧夏計劃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逐步培育完善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
為了避免電網出現較大潮流波動,儲能電站布局將以就近接入新能源匯集場站為主。根據寧夏地區新能源分布情況,將優先在新能源富集的吳忠、寧東、中衛等地市布局儲能項目,銀川、石嘴山、固原等地市根據后期新能源接入規模適時配置儲能。
2012年,寧夏被確定為國家首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2022年9月,國家發改委批復寧夏沙漠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方案,明確在騰格里沙漠東南部的中衛、吳忠和固原新建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大基地。
上述《方案》顯示,截至2025年,寧夏電網新能源裝機規模將超過5000萬千瓦,力爭達到550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