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我國重要的煤炭資源富集區,預測資源量2.19萬億t,占全國預測資源總量的近40%,居全國首位。截止到2021年已探明資源量4500億噸,居全國第二位。
同時,新疆還有豐富的煤層氣資源,預測儲量約 9.51萬億m?,約占全國煤層氣資源預測儲量的26%。
新疆已被國家確定為第14個大型煤炭基地和 5 大國家綜合能源基地之一,是我國重要的能源接續區和戰略性能源儲備區,在國家能源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 。
一、新疆煤炭資源賦存特點
新疆煤炭資源具有儲量豐富、分布相對集中、賦存范圍廣、煤層厚度大且煤層數目多、埋藏深度淺、煤質優良等特點。
在侏羅紀時期就已經成煤,其中長焰煤、不粘煤占到81%左右,氣肥煤和焦煤占到19%左右,另外還有貧煤、瘦煤等。
總體來說,新疆的煤變異程度相對較高、發熱量高,屬于優質動力煤、煤化工煤制油用煤。
新疆煤炭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衡、不匹配的現象比較突出,呈現出“北多南少” 的態勢,根據國家能源戰略部署和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將新疆煤炭基地劃分為吐哈、準東、伊犁、庫拜四大生產基地,囊括了36個礦區。
吐哈基地以疆煤外運和疆電外送為主,包括大南湖、淖毛湖、黑山、克布爾堿、三道嶺、巴里坤、沙爾湖、三塘湖、艾丁湖等9個礦區。
準東基地主要以開發煤電、煤化工等示范性項目為主,合理優化布局大型工業園區,同時參與疆煤外運和疆電外送項目,主要包括五彩灣、大井、西黑山、硫磺溝、昌吉白楊河、塔城白楊河、和什托洛蓋、阜康、艾維爾溝、四棵樹、沙灣、瑪納斯塔西河、將軍廟、老君廟、喀木斯特、烏魯木齊、水溪溝等17個礦區。
伊犁基地主要以開發煤化工示范項目、煤電為主,實施煤炭就地轉化,主要包括伊寧、尼勒克、昭蘇3個礦區,重點開發伊寧礦區。
庫拜基地主要包括俄霍布拉克、阿艾、拜城、塔什店、布雅、陽霞、喀拉吐孜等 7個礦區。主要以滿足當地發電、城市供熱、工業生產用煤和居民生活用煤為主。
二、新疆煤炭市場形勢分析
(一)新疆煤炭生產情況
隨著國內大企業、大集團入駐新疆積極參與新疆煤炭工業開發建設和重組改造,投資建設了一批千萬噸級的大型特大型煤礦,使新疆的煤炭產能開始逐步釋放。
尤其是近五年來,內地煤炭資源面臨枯竭,煤炭資源開發重心進一步向晉陜蒙新轉移,新疆原煤產量快速增長。
2021年新疆原煤產量突破3億噸,增速18.8%,2022年新疆原煤產量突破4億噸,增速28.6%。
2018—2022年間,新疆原煤產量從2018年的1.90億t增長到2022年的4.13億t,年均增速15.36%。新疆原煤產量占全國原煤總產量的比重由2018年的5.37%提高到2022年的9.18%,是全國第四大產煤省區。
(二)新疆煤炭消費情況
隨著新疆工業化的加快,新疆能源消費總量持續增長,其中煤炭消費總量增幅最大,從2015年的1.81億噸增長至2.6億噸,煤炭消費量占全疆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逐年上升。
新疆煤炭終端消費占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呈持續下降趨勢,由2015年的17.23%下降至2020年的11.15%。
煤炭用于中間轉化的消費量和占比持續增長,從2015年的82.77%增長至2020年的88.85%。
工業是新疆主要耗煤行業,2020年工業消費量占煤炭消費總量的約97.69%,工業中又主要集中在電力(約占煤炭消費總量的57.39%),供熱(11.93%)、煉焦(14.97%)、制氣(3.65%)四大行業。
1.煤電:
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國家重要能源基地,近年來加快實施能源優勢轉化戰略,電力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在2015—2022年間,全疆火電裝機容量(含自備電廠)從3768萬kW增長到5858.6萬kW,火電裝機占總裝機的比重從2006年的54.22%上升到2022年的56.88%。
2010年11月第一條“疆電外送”通道正式投運,之后隨著一批“疆電外送”±750,±800 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及配套電源工程的建成投運,“疆電外送”規模逐年增長,2022全年,新疆電網累計外送電量1257億kWh,同比增長2.7%。
截至目前新疆已經建成四條外送電通道,2022年下半年疆電外送第五條大通道、第三條直流通道哈密北-重慶±800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工程建成后,預計將每年增加外送電量400億千萬時以上。
2.煤化工:
“十三五”期間,國家《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布局方案》中將新疆準東列為全國4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經過幾年的發展,新疆現代煤化工產業已度過起步階段,新疆現代煤化工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了一定規模。
截止2022年,新疆共有投產煤制油企業8家,總產能823萬噸/年,煤制氣4家總產能61.25億m?。煤制烯烴企業15家,總產能1122萬噸/年,煤制乙二醇企業31家,總產能873萬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