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有云:“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每逢此時節,從南到北,從黨和國家領導人到普通民眾,全民義務植樹在中國蓬勃開展,綠色發展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自覺。
森林是陸地生態的主體,是人類生存的根基。中國總體缺林少綠、生態脆弱,一直堅持數量質量并重,深入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
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內的望海樓(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每年造林面積都在1億畝以上。
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是推進國土綠化的有效途徑。1981年,中國通過《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次年,國務院頒布《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
從1982年植樹節開始至2021年12月,中國適齡公民累計有175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累計植樹781億株(含折算)。愛綠植綠護綠的文明風尚、植樹造林的責任意識持續增強提升。
近年來,全國綠化委員會出臺《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管理辦法(試行)》,將盡責形式擴展到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認種認養、捐資捐物、志愿服務等八大類50多種。
中國不斷創新義務植樹方式方法,“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全面推開。多地打造綠化認建認養捐贈平臺,推出古樹名木認養等捐資項目,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植樹活動,營建紀念林。
從引入無人機飛播造林種草技術到豐富植物配置模式,各地探索用科技手段努力增綠,悉心護綠。在內蒙古,10秒種一棵樹的微創氣流植樹法為連綿沙丘披上了綠衣;在天津,新研發的綠色生態屏障綜合監管平臺,可實時監測林田水草的變化,降低造綠、護綠成本。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蘊含著無窮的價值。曾經“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塞罕壩,經過一代又一代務林人的努力,如今已建成百萬畝人工林海,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林場職工年均收入10萬元。
甘肅省八步沙林場三代人40多年來先后完成治沙造林超25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草面積43萬畝,壓沙造林與培育沙產業、發展生態經濟結合,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中國的綠色版圖不斷擴大。荒漠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1.04萬平方公里,轉變為年均縮減2424平方公里。
“國土綠化水平不斷提升,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屈建軍說,“這樣的綠色發展就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鮮明特征。”
中國的國土綠化之路,就是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與自然恢復相結合,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之路。
3月10日,在位于重慶市璧山區八塘鎮陽龍村的縉云山腳下,社會各界人士在進行植樹活動。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
“十四五”時期,中國進一步推動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以水定綠、量水而行,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荒則荒,推進林草一體化,積極采用鄉土樹種草種開展綠化。
中國是全球“增綠”的主力軍。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7年間,全球新增綠化面積中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
英國《自然》旗下期刊曾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自2000年以來,我們的地球正在變綠,其中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努力功不可沒。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楊竺松認為,中國的持續增綠還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做出了中國貢獻,為世界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紅利。
作為《巴黎協定》的積極踐行者,中國向全世界承諾: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專家估算中國森林碳匯每年的貢獻達20億噸以上。隨著森林質量不斷提升和森林面積不斷擴大,森林碳匯的貢獻會不斷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的綜合效益將逐步顯現。
“中國以綠色的面貌走向世界,中國綠色發展理念值得借鑒。”沙特國家植被發展和防治荒漠化中心傳播事務部總監阿卜杜勒-拉赫曼·達希勒說。
目前,中國森林面積2.31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4.02%,草地面積2.65億公頃,已經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按照規劃,到2035年,中國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6%、森林蓄積量達到210億立方米、天然林面積保有量穩定在2億公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