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國石化宣布,“西氫東送”輸氫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納入《石油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建設實施方案》,標志著我國氫氣長距離輸送管道進入新發展階段。
據介紹,“西氫東送”起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終點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管道全長400多公里,是我國首條跨省區、大規模、長距離的純氫輸送管道。管道建成后,將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區現有的化石能源制氫及交通用氫,大力緩解我國綠氫供需錯配的問題,對今后我國跨區域氫氣輸送管網建設具有戰略性的示范引領作用,助力我國能源轉型升級。
“西氫東送”管道規劃經過內蒙古、河北、北京等3省(市)9個縣區。管道一期運力10萬噸/年,預留50萬噸/年的遠期提升潛力。同時,將在沿線多地預留端口,便于接入潛在氫源。未來,中國石化可依托“西氫東送”管道建設支線及加氫母站,助力京津冀氫能走廊的高效構建,助力京津冀地區“雙碳”目標的實現。
綠氫是指通過風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而成的氫氣,被視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內蒙古風光資源豐富,發展綠氫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如何把內蒙古乃至我國西部的綠氫運送到東部市場需求旺盛的區域,一直是制約綠氫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目前,長管拖車仍是我國長距離氫氣運輸的主流方式,但這種方式成本較高、效率較低,也是造成終端用氫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極大制約了產業鏈發展。輸氫管道可以實現大規模、長距離輸送氫氣,并且兼顧經濟性。
此外,風力、光伏發電具有間歇性、波動性、隨機性等特點,由于電網建設和消納機制存在一定滯后,就產生了“棄風棄光”。氫儲能可以彌補其他儲能形式的短板,將大量的棄風、棄光轉化成氫進行儲能。隨著“西氫東送”管道的建設投產,周邊發電企業可以利用“棄風棄光”發電制氫,通過管道輸送出來,構成源網荷儲氫的一個重要組成方式。
中國石化方面表示,中國石化完成企業標準《氫氣輸送管道工程技術規范》編制,填補國內在該領域標準的空白。
據悉,“西氫東送”輸氫管道示范工程已經在路由選址、技術研究、工程建設方案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基本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正在加快推進項目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