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原煤產量完成11.5億噸,同比增長5.5%。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有40%左右都是來自智能化產能。智能化的煤礦究竟是什么樣的?智能化的引入對我國煤炭行業到底帶來了哪些改變?來看記者的一線調研。
記者來到我國首個2億噸煤炭生產基地鄂爾多斯神東煤炭礦區,前不久,這里的井下無人駕駛項目剛剛投入使用。
總臺央視記者 古峻嶺:我現在是在地下200多米的礦井巷道里,大家可以看到我乘坐的工作車是沒有駕駛員的,完全是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只是這個礦井智能化的一小部分。地下300米處,“鋼鐵巨無霸”無人采煤機正在不停地掘進。
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機電管理部副經理 丁劍明:我們可以通過一個5G手機實現井下所有設備的監測和控制,同時實現了所有井下固定崗位的無人化。
智能化給生產作業帶來極大的便利,在指揮中心記者看到一個類似“太空艙”的設備,工作人員在里面輕推手柄、點點按鈕就能遠程遙控井下巨大的采煤機,實現遠程割煤。屏幕上,顯示著井下各場所機器人巡檢的視角,它能通過紅外線熱成像系統、監控系統及時完成畫面和數據的傳輸,第一時間掌握設備運行狀態和運行數據。另一塊屏幕中,一雙“金剛手”正敏捷地將一塊塊超出標準的大煤塊迅速抓起。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了這臺智能撿矸機器人,比起以前的人工操作,效率和安全性都大幅提升。
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智能技術中心副主任 王軍:(智能煤礦)可以實現人機互聯、設備互聯、智能互聯。(我們)研發了智能一體化生產管控平臺,建立了78萬個井下數據采集點,建成了最大的煤礦生產數據倉庫。讓數據多跑路,讓員工少跑腿,這在煤礦已經成為現實了。
智能煤礦先進高效的生產工藝也不斷引領煤炭產業技術更新換代,神東煤炭已有30項創新成為行業標準。目前,我國已建成智能化煤礦572處,智能化產能達19.4億噸,占全國煤炭總產能的40%左右。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 張宏:全國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63個、掘進工作面239個,采煤工作面平均單產達到了500萬噸(每年),高出全國煤礦平均單產水平三倍多。
智能化給煤礦生產帶來的改變不只是效率的提高、用工的減少,安全性也大幅提升。2022年,全國智能化煤礦關鍵安全指標比全國煤礦平均水平高出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