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人工智能、大數據、遙感、物聯網、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中應用不斷深化。生態環境數據資源體系持續完善,新接或補充更新空氣質量鄉鎮站監測數據、入河入海排污口信息、危險廢物處置轉移信息等33類數據,新增數量17.72億條,數據總量達到169億條。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相繼發射并在軌穩定運行,我國天基碳監測體系建設邁出重要一步。首個國家碳計量中心成立,開展碳計量重大問題攻關,加強碳計量數據的采集、分析、評價和應用。
組織對49家數據中心開展能源計量審查并提供計量技術幫扶,有效促進數據中心能源計量管理規范化和精細化,提升能源計量能力和水平。數字化支撐工業節能減排降碳作用日益凸顯。鋼鐵行業加快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國已有3家企業1.82億噸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數字化有力支撐能源結構綠色化轉型。國網系統內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超400套,智能變電站超5000套,電力調度控制專用物聯網實時測點達2億多個,推動構建與新能源相適應的新型電力系統。
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培育壯大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積極發展智慧農業,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化金融、貿易、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領域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數字技術促進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普及數字技術助力打造綠色宜居生活環境。深圳等城市引導鼓勵數字企業創新,研發垃圾清掃、分類、運輸、檢測等自動化設備,開發從投放垃圾分類、轉運到處理全鏈條的智慧化、平臺化管理體系。多地探索利用碳賬戶、碳積分等形式,推動普及綠色生活理念。北京、山西、四川、安徽等地上線個人碳賬本,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將群眾多場景碳減排數據匯總量化為碳積分,予以相關兌換獎勵,充分調動公眾減排降碳積極性。共享出行推動公眾交通更加綠色低碳?;ヂ摼W租賃自行車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出行選擇,全國460余個城市共投放互聯網租賃自行車1500余萬輛,日均訂單量3300余萬單。
以下為原文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部署,深入實施《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有關方面系統總結2022年各地區、各部門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效,開展數字中國發展地區評價,展望2023年數字中國發展工作,編制形成《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
點擊查看: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