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濱,兩座巨型儲罐矗立在小虎島上。這就是廣州LNG(液化天然氣)應急調峰氣源項目一期的兩個儲罐,儲罐高約50米、直徑超80米,單個罐容可達16萬立方米。
記者獲悉,廣州LNG應急調峰氣源項目一期已經基本完工,建成后將具備32萬立方米的LNG儲氣能力,可滿足廣州市10天應急保障需要;二期項目正在規劃當中,全站完全建成后,將有4個16萬立方米的LNG儲罐。
項目一期庫容滿足全市10天應急供應據介紹,廣州LNG應急調峰氣源站由廣州發展集團屬下廣州燃氣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實施,是廣東省、廣州市“十三五”和“十四五”能源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以及省、市兩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重點項目,也是廣州市攻城拔寨作戰圖的重點建設項目。
“氣源站分為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包含儲氣庫項目和配套碼頭工程兩個子項目,目前已經基本完工,正在進行試生產前的相關準備工作。”廣州燃氣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具體來看,一期工程的設計規模為100萬噸/年周轉量,主要包括2個16萬立方米的LNG儲罐、3條升壓氣化生產線,及廠區相關配套設備設施。配套碼頭工程建設1座可靠泊倉容3萬~14.7萬立方米的LNG船舶的專用接卸碼頭,其中水工結構按靠泊倉容18萬立方米的LNG船舶的規模建設。儲氣庫一期工程已于2019年9月正式開工,目前已經基本完工。儲氣庫二期工程項目同樣為2臺16萬立方米的LNG儲罐,目前在初步設計中。
近日,記者走進廣州LNG應急調峰氣源項目一期工程現場,兩座高高的儲罐拔地而起,像兩個“胖衛士”守護在南海之濱,保障著廣州市的天然氣供應。在兩個儲罐旁邊,就是靠泊LNG船舶的專用接卸碼頭,碼頭也已經基本完工。“未來,船舶上的液化天然氣可以直接通過管道,輸送到儲罐頂端,然后再倒入儲罐內,全程自動化完成。”項目承建方、粵海(番禺)石油化工儲運開發有限公司工程建設部副經理高志林告訴記者。
“LNG儲罐均為混凝土全容式儲罐,高度約50米,外罐直徑為82米,內罐直徑80米。”高志林介紹。項目一期建成后,將具備32萬立方米LNG儲氣能力,可滿足廣州市10天應急保障需要。二期工程建成后,總庫容將達到64萬立方米,可滿足廣州市15天天然氣的調峰和應急保障需求。
提升廣州燃氣安全穩定供應能力
“LNG理化性質特殊,需要在-160℃以下的環境中儲存,因此對儲罐的保溫性、密閉性有非常高的要求。”高志林解釋。LNG儲罐建設周期長、涉及專業廣、作業面集中、焊縫數量多,整個儲罐自樁基施工至氮氣置換合格達到進液條件,一般需要32個月絕對工期,包含了結構、管道、機械、設備、電氣、儀表、電信、絕熱等眾多專業。
“在建設過程中,我們采用了分段澆筑、氣頂升技術、橫道埋弧半自動焊、氦氣檢測技術等方法,有效提高了承臺混凝土澆筑、頂升作業、焊接合格率、氣密試驗、取水池清淤等工作的效率,為攻克各項專業技術難點提供了有力保障。”高志林告訴記者。
記者現場獲悉,一期項目按照功能分為碼頭區、儲罐區、工藝區、火炬區、公輔區、槽車區、廠前區。LNG儲罐里儲存的液化天然氣,經過罐內低壓泵輸出至高壓泵,增壓后進行氣化,在進行高壓計量后,這些天然氣將通過高、中壓天然氣管道,輸送進千家萬戶。目前,各個功能分區已經基本完工,預計在今年6月底實現投產。
廣州LNG應急調峰氣源項目意義重大。項目的全面建成,將能確保廣州市建立獨立自主采購和多路氣源并存的全方位供應保障體系,擺脫長期處于氣源供應末端的被動處境,確保區域能源供應安全,化解廣州地區無燃氣應急保障的突出矛盾,提升廣州地區燃氣安全穩定供應能力,為廣州市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