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我因疫情闊別三年后首次回國。在京期間,好友王康鵬送我一本他剛剛出版的《天合紀》,我回法國后就認真閱讀并做了筆記。恰逢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參加慕尼黑光伏展后來法國訪問,我帶著書和他一起喝咖啡,并和他交流了讀后感。高總很感興趣,希望我能夠把所思所感寫下來,再綜合其他人的反饋,作為公司未來發展的借鑒。
首先是對王康鵬這本書的褒獎。康鵬原來在新華社、第一財經擔任資深記者時,曾多次采訪過我,后來創業創立了華夏能源網,一直和我保持緊密聯系。為了寫這本書,康鵬花了6年時間,深度訪談了高總及天合的多位高管,收集高總學生時代及創業初期的點點滴滴,查閱公司發展的相關材料,采訪多位行業知名人士包括天合的競合伙伴,終于完成了這部30萬字的中國光伏發展歷史畫卷,并將書命名為《天合紀:中國光伏的進化哲學與領先之道》,以天合這家民營企業的發展歷程來全景呈現跌宕起伏、風云激蕩的中國光伏產業。
作為對中國與世界能源行業都很了解的資深媒體人,康鵬寫這本書并不是為天合這家公司或其創始人歌功頌德,而是以這家在起步時毫無技術基礎的民營企業為主線,闡述中國光伏行業在不同發展時期的艱難曲折,用大家都能夠理解的語言來講好光伏行業的專業話題,將一些關鍵時期出臺的中國和其他國家(如德國)政策進行總結提煉,再在每個章節融入一些名人名言,大大增加了這一專業書籍的大眾閱讀趣味性。
康鵬大膽地選擇天合光能這家民營企業作為中國光伏在全球發展的標桿企業,并把1997年至今的這段歷史稱為“天合紀”。有人或許會問,這是否合適?我認為完全恰當。
首先是民營企業在中國新能源發展的決定性作用。2022年7月7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了《光伏全球供應鏈特別報告》,報告中的最大亮點是中國在全球光伏供應鏈占據了完全的主導地位, 多晶硅、硅片、電池和組件所占的市場份額都在80%以上。IEA認為,這是中國產業政策和成本優勢的結果。
7月12日,我寫了一篇題為《中國在全球光伏工業鏈的主導優勢:未來路在何方?》的文章,對IEA的這份報告做了幾點評論。我認為,中國政府的產業政策支持固然重要,但中國光伏行業能夠走到全球領先地位,決定性要素是其他兩個:一是民營企業的商業敏銳性和創新能力,因為中國的光伏龍頭企業都是民企;二是中國加入WTO以后所形成的制造能力優勢和能夠將這些優勢集中到一起形成合力的光伏產業集群。
中國在全球光伏產業鏈的主導地位
圖片來源:IEA, Special Report on Solar PV Global Supply Chains, July 2022
回想起來,1997年9月我就任IEA署長特別助理兼辦公室主任,就任后的第一件重要工作就是組織落實署長出席當年12月在日本京都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COP3),這次會議產生了著名的《京都議定書》。當我回到巴黎,在署長旁邊的辦公室每天看著埃菲爾鐵塔思考IEA成員國如何兌現在京都所作的減排承諾時,遠在中國常州創業的高紀凡卻敏銳地察覺到,一個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他毅然停掉了發展勢頭還不錯的鋁板幕墻業務,于1997年12月26日創辦了一個全新的太陽能公司,并開始了艱難的拓荒。不懂技術,就讓同學從美國寄回相關材料自己學習;沒有人才,就到處去求賢尋才,從零起步,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今天行業“領頭羊”的位置。
在2023年6月20日舉辦的“IEA-天合光伏技術研討會”上,有IEA專家問,天合在中國光伏企業中排名第幾?我接過話題說,沒有必要給中國的幾家光伏頭部企業進行排名,他們之間今天你領先一點,明天我領先一點,按照某一時間點的某個指標來排名毫無意義,真正需要衡量的是每家企業對行業的綜合影響力,而在綜合影響力方面,目前還沒有一些客觀的指標來評估。
我把天合稱為全球光伏行業的“共同冠軍”(Co-Champion),這一定位得到了IEA專家的高度認可。在我看來,天合作為210大尺寸高功率組件生態圈的盟主,作為中國光伏產業協會的發起人,無論在技術層面還是行業影響力方面,作為中國光伏企業的領軍者代表是非常合適的。
在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創始人的角色非常重要。創始人的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司的命運。在這方面,我們見過許多快速走上巔峰又垂直掉入深坑的各行各業的“梟雄”,光伏行業也不例外。
我和高紀凡在2010年夏季達沃斯天津論壇上認識,至今已經十多年了。一直以來,我在密切關注中國光伏行業的發展,但對天合了解并不多。直到2019年底,我離開新奧后,好友李俊峰推薦我跟高紀凡有更多交流。李俊峰覺得在中國民營企業家中,高紀凡是最能夠聽取并采納不同意見的人,在這樣的企業,我或許能夠發揮更大價值作用。
我和高總見面深聊后,高總很賞識,非常大氣地說我們公司現在有些部門負責人位置空著,你自己挑一個吧。我說不想在任何一家公司,管它是民營的、國有的還是國際的,擔任全職工作了,如果您覺得我能夠幫上忙,我倒是很樂意擔任兼職顧問的角色。因此,自2020年開始,我兼職擔任天合光能的獨立顧問,與高總及團隊有了更加緊密的接觸,對這家公司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天合紀》則讓我更加全面地加深了對高總和天合的認識。
李俊峰在《天合紀》中寫的這句評語非常到位:行穩致遠,穩健是天合的一大特色。穩健的一個主要內涵,就是高度的風險意識與強大的自我管控能力。2007年底,高總到美國考察,從GTSolar公司掛在墻上的全球多晶硅項目產能規劃圖上,敏銳地察覺到即將到來的全球產能過剩危機,回來后不顧“面子”的丟失,及時停止了投資額高達10億美元的連云港萬噸級多晶硅項目,以損失1000多萬元前期開發費用的代價,成功躲過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可能帶來的毀滅性打擊。
穩健的另外一個內涵,就是能夠踩準時代的節拍。天合是繼無錫尚德以后在美國上市的第二家中國光伏企業。2017年特朗普上臺后,天合果斷決定在美國退市,然后馬上開始籌備在國內上市,并成功于2020年6月登陸科創板,成為在科創板上市的第一家光伏企業,完美把握了進退有節的時代節奏。
正如李俊峰和我說的,高總不同于其他家族民營企業老板的一大特色優勢,是善于聽取不同的意見。在進入一個新領域,開啟一個新項目的時候,高總會要求團隊開展深度研究,花時間定期聽取匯報,并以平等的身份開展熱烈討論,允許你和他爭論。
在我擔任顧問的三年多時間里,我就指導過天合團隊就多個本來認為很有前景的戰略性項目開展了深度研究,最后到高總那里被否定。花了大量精力研究的項目在老板那里被否,難免有團隊成員覺得很失落,但我覺得挺好。這正是高總謹慎決策的體現。很多企業家在企業做到一定程度后,就開始不顧自身能力,拍腦袋上一些“創新”項目,結果弄的虎頭蛇尾。高總正相反,他能夠準確把握“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思想精髓。做到“有所不為”及時踩剎車止損,也是企業價值創造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性的弱點是對自己的短板認識不足,企業也是,很多企業就栽倒在這點上。天合作為一家組件生產商,需要上游原材料的穩定供應,但在上游多晶硅生產和提煉方面沒有經驗。如果不顧這一短板,貿然往上游拓展,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天合的可貴之處是認識到這一短板,與上游經驗更加豐富的通威集團合資建設產能,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完成自己的全產業鏈布局。
在高總眼里,穩健絕對不是不作為。在看準的領域,傾全力“有所為”才能讓企業擁有引領行業的核心能力。天合發起成立了以210大尺寸電池為核心的“600W+光伏開放創新生態聯盟”,并成為全球高功率組件的最大供應商;成立主攻分布式光伏業務的天合富家,啟動天合自己的“百萬屋頂計劃”,成為全球領先的分布式光伏安裝運營商,至今總裝機容量已達12GW;很早認識到光伏企業團結起來的重要性,自愿擔負起組織者角色,推動成立“中國光伏產業協會”并擔任前兩屆理事長單位。這些前瞻性創新舉措,奠定并穩固了天合今天的行業領袖地位,也對中國光伏行業發展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企業做大以后,內部管理就會成為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天合從最初的幾十人“小作坊”,到今天擁有23000名員工的全球化上市企業,運營著世界上最先進的光伏組件超級工廠,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如何避免大企業病,從老板一人的“火車頭”帶動,改為所有員工都齊心合力、每節車廂都提供動力的“高速動車”,成為天合最大的問題,也是我最佩服高總的過人之處。
針對大企業病,高總從2015開始到國內外知名高校和企業學習考察,組織高管到中歐商學院學習,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開啟了圍繞價值創造的“創團”和平臺化改造,讓每個創團成為推動天合前進的“動力車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又在2021年啟動了旨在全方位能力提升的“鯤鵬變革”,全面提升企業的戰略能力、管理能力、運營效率和干部能力。
在我看來,“鯤鵬變革”已經超出公司治理的范疇,而是集團戰略的升級。在公司治理方面,天合尚需實現從人治走向機制治理的轉型。這需要在目前正在進行的第二輪管理變革的基礎上,白紙黑字制定各類規章制度,以這些規章制度來激勵與規范各位員工的行為,達到機制治理的目的。
高紀凡年齡與我相仿。我們這一代人,很幸運沒有經歷過戰爭,但經歷了孩童時代的貧窮,享受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在很大程度上,我們都懷有理想和情懷,愿意為自己的理想奮斗一生。“用太陽能造福全人類”,這是高紀凡的情懷,也是天合光能的使命。當我在《天合紀》中看到18勇士進西藏建成40個“光明工程”光伏發電項目后,高總專程去出席通電儀式時看到光電給農牧民帶來的歡喜,特別是令高總難忘的那位小女孩看著燈泡而閃閃發光的眼睛,我頓時想起我自己小時候,家里還靠煤油點燈,但親戚家已經通電,我們走親戚時看到不用油就可以點亮燈泡時的激動心情,也對天合的這一使命有了切身的體會。
如今,在全球各地還有很多缺電無電地區,那里的孩子和居民正渴望著光明,期望天合光能“用太陽能造福全人類”的夢想能夠點亮地球上的更多角落,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在《天合紀》的最后一章,王康鵬說,回望過去,天合做到了“從平凡到不凡”,展望未來,天合要努力實現“從不凡到偉大”。偉大的企業有很多定義,人們經常引用的是巴菲特或稻盛和夫的說法,但我更喜歡長江商學院的這一定義:“偉大企業是那些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生活,從根本上推動社會進步的企業”。天合從事的光伏行業正在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生活,推動社會進步。
按照這一定義,作為這一行業的龍頭企業,天合已經是一個“偉大企業”了。但這一行業本身又屬于制造業,競爭非常激烈,面臨周期性洗牌。雖然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最大挑戰,但具體到國際貿易,并不是每個國家都會對中國的新能源產品敞開大門,天合從事的行業因此也受到國際地緣政治的嚴重影響。而國際地緣政治方面,我們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中央要求我們準備好應對未來更加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國際局勢。
在此意義上,對于天合來說,巴菲特對偉大企業的定義或許更加有用:“偉大企業是在25年或30年仍然能夠保持其偉大企業地位的企業”。天合剛過25歲,要達到巴菲特偉大企業的目標,還需要在未來25年一直保持行業“共同冠軍”的標桿地位。為了這個目標,我認為以下兩點對于天合未來的發展尤為重要:
首先是企業風險管控。從國內需求來看,經濟增速下降、地方財政收入短缺和僵化的電力體制,將在未來幾年對光伏裝機總量形成約束,很難繼續維持最近幾年的高速增長。國際需求方面,歐美的“脫鉤”或“去風險”將持續打壓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將會有更多的非關稅壁壘如歐盟的碳邊境調節稅來給中國的出口帶來障礙,長期還將面臨美國新興產能的競爭壓力。在此背景下,中國的光伏行業卻正在進行大規模擴產,未來幾年,嚴重產能過剩所帶來的內卷甚至洗牌已經無法避免。對于高總和天合來說,在這一全新而充滿挑戰的環境下,更要重視風險管控,更要弘揚“穩健”精神。
其次是全新的全球化發展道路。未來幾年,能夠在新一輪光伏行業大洗牌中勝出的企業一定是國際化做的很好的企業。國際市場一直是天合的重點,占公司銷售收入的60%左右。新的形勢要求天合重新研究制定全球化戰略,從客戶市場開發、海外產能布局、人才培養、核心能力建設、國際組織游說等多方面培育新型國際化能力。這需要高總和天合團隊更加發揮“創新”精神,跳出常州總部的思維,真正以全球公司的角度,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為遍布世界各地的不同業務賦能,創新地走出新一輪的國際化道路。
有專家曾經說過,在光伏這個充滿周期性風險的行業,天合就像一只敏銳的兔子,在到處閃著狼眼藍光的路上,謹慎前行。
讀完《天合紀》,我的最大感觸是,穩健經營和創新進取是天合26年成功發展的制勝法寶,它們就像一輛車子的剎車與油門,缺一不可。在前面道路暢通無阻時,我們可以加速前行,但在迷霧重重,我們又行車到了時代的拐彎處,及時踩踩剎車,謹慎謹慎再謹慎,將不失為明智之舉。
天合未來的發展還要依靠這兩大法寶來繼續踩準時代的節拍,大膽創新,謹慎投資,勇敢變革,唯有這樣才能做到并長期維護偉大公司的地位,并發展成為一家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
天合如是,其他光伏企業何嘗不應如是?
祝福天合,更祝福中國的光伏行業!
(陳新華 北京國際能源專家俱樂部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