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電氣化發展或將成為全球清潔能源轉型中最大的挑戰之一,但其同時也將為經濟發展帶來機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人口增長速度位居世界第一,預計到2050年將翻一番。長遠來看,到本世紀中葉,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生活。考慮到非洲人口在全球的重要性,以及為他們提供可靠的清潔能源的必要性,非洲大陸給全球實現氣候目標帶來了重大挑戰。
隨著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不斷發展,工業化持續推進,非洲能源需求預計在未來十年將增加三分之一。為滿足這一需求,該地區需要到2065年將發電容量增加十倍。而問題在于,為了滿足脫碳要求,非洲必須“跨越”貧困國家所處經濟發展歷程中的下一階段。如今,非洲大陸仍有6億人口無法獲取能源。但是,盡管大多數經濟體有幸能在化石燃料應用廣泛的時代發展其經濟,但非洲領導人卻面臨著直接轉型到尖端綠色技術的挑戰,這幾乎是前所未有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非洲是當今世界能源貧困最集中的地區,但它也是可再生能源產量增長最具潛力的市場。這片大陸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天然氣(人們認為其即將取代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以及充足的太陽能、風能和備受追捧的稀土礦物,如鋰和鈷。這些能源尤其對于發展可再生技術必不可少,其中包括光伏太陽能電池板和鋰離子電池,而這些主要用于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存儲裝置。
外國投資者已經涌入非洲開發能源,旨在促進其自身的能源安全。多年來,俄羅斯和中國一直在新興非洲能源市場投資,以爭奪在該地區的主導地位,而歐洲國家則頻繁地進軍北非,在撒哈拉沙漠建設大規模太陽能發電場。如今,經歷了數十年的衰退,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制造業持續發展;與中國制造的太陽能電池板相比,非洲制造的太陽能電池板更具成本競爭力。
非洲大量可再生能源產能得以發現,幾乎會成為全球能源市場的下一個“龐然大物”,但這一新發現并不能確保能滿足非洲自身能源網巨大而緊迫的需求。相反,外國正在建立可再生能源供應鏈,來滿足本國的需求。這是個進退兩難的局面——非洲迫切需要通過此類合同提供的資金,同時也迫切需要獲取更多能源。畢竟,非洲大陸一半的人口得不到可靠的能源——這是發展的根本障礙。
此外,獲取這些可再生能源是非洲實現脫碳目標和“跨越”化石燃料發展階段的必經之路,這對全球而言也是凈收益。但問題依舊在于缺乏資金。富裕國家有資金發展這些供應鏈,以滿足自己的需求;但對于非洲領導人來說,這是另一回事。最近發表在《科學報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非洲實現可再生能源供電網的所有案例中,最低的投資成本是298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