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巨頭決定進軍鋰行業!路透社8月1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美國石油天然氣生產商埃克森美孚正與特斯拉等汽車制造商和三星等電池供應商就鋰供應進行談判。這一消息并非空穴來風,在7月份路透社便報道稱,埃克森美孚已同意與美國德照科技公司研究在阿肯色州開發超過24.7平方公里的富含鋰鹽的鹵水。有分析認為,身為鋰電池行業的“門外漢”,埃克森美孚著急入局,既反映出傳統行業巨頭面對產業劇變的“自我革命”,也折射出面對中國鋰電池產業鏈優勢,西方企業的焦急心態。
能源巨頭“調頭”掀波瀾
彭博社8月1日報道稱,埃克森美孚與相關企業之間的討論尚處于早期階段,因為“埃克森美孚根本就沒有辦法生產這種電池金屬”。然而,這些跡象確實顯示出埃克森美孚對清潔能源業務興趣日益濃厚。而且,這一舉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目前西方石油和天然氣巨頭尋求擴大涉及鋰資源業務,利用電動車電池使用需求激增的機會進行超越化石燃料的多樣化業務布局的趨勢。
“任何一個產業都是靠需求來帶動的,現在電動車的發展向好的趨勢明顯。埃克森美孚作為給燃油車提供能源的供應商,如果不轉型客戶市場會越來越小”,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傳統能源供應商的埃克森美孚轉型為一個鋰資源供應商,或者進一步轉型為動力電池供應商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因為不革自己的命,別人就會革它的命。”
不過,專家認為,埃克森美孚的轉型尚不會在行業內掀起明顯波瀾。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原秘書長劉彥龍8月2日對記者分析稱,埃克森美孚擁有較強的資金實力,也能夠控制一些礦產資源,但目前全球關鍵鋰電池金屬加工企業仍然主要由中企運營,所以短期內埃克森美孚的入局不會給行業帶來多大影響。
劉彥龍認為,從整體產業鏈來看,美國擁有一些鋰礦資源,但現階段開采的量不多,并且產業布局不完善。墨柯分析稱,美國本土鋰電池產業基本由日韓企業支撐,但生產環節上主要依賴從中國采購的材料,再運到美國生產。在鋰電池產業越來越重要的當下,美國本土只有鋰電池工廠,而不具備鋰電池產業鏈。
中企主導鋰產業鏈
“全球電池產業鏈無法剝離中國。”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近期的一篇文章這樣寫道。文章分析稱,想要滿足預計的全球需求,2030年前制造鋰離子電池所需的礦物供應必須每年增長1/3,而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電池金屬加工國和電池生產國。
《經濟學人》稱,即使是在中國以外地區的產業鏈,很多工藝也由中國企業主導。美國決策者將其視為對美國供應鏈韌性的重大威脅。這使得鋰電池技術成為中美競爭中最重要的產業“戰場”之一。美國正與其中一些國家達成小范圍的貿易協定,以獲得這些礦產和生產能力。
《紐約時報》近日報道稱,福特公司有很強烈的愿望在美國市場銷售配備磷酸鐵鋰電池的電動汽車,但現在真正擁有大規模生產該產品技術能力的是中國公司。
劉彥龍對記者表示,福特的案例表明,中國在鋰產業鏈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但美國不想讓中國企業控制其市場,所以出臺各種鼓勵政策,要建立本土產業優勢或供應鏈。不過,項目建設需要兩到3年以上時間,并且即使建成之后,美國由于缺乏經驗和技術,也不一定具備成本、品質等競爭優勢。
此外,中國企業還主導著電池關鍵零部件的生產,電芯零部件產量至少占到全球一半,在某些類別上超過70%。其余產能集中在韓國和日本。這3個東亞國家總計占中游電池零部件產能的92%以上。即使美國能夠獲得足夠的經過加工的礦物,要實現自己的目標也需要把韓國和日本的電池制造技術大規模部署到北美地區。
電池供應鏈,亞洲是關鍵
《經濟學人》報道稱,未來中美關于鋰電池產業的博弈結果取決于亞洲,因為大多數電池供應鏈都在這里。而中企正在電池供應鏈方面加碼東南亞。據泰國《民族報》8月2日報道,泰國能源公司Energy Absolute正與兩家中國主要電池制造商億緯鋰能和欣旺達合作,就在泰國建立電池工廠進行可行性研究。兩家中企都有興趣進一步拓展泰國市場,打造出大型電池工廠滿足泰國和東盟的電池需求。
“隨著中國企業駕馭了高難度的精煉工藝,印尼巨大的鎳礦藏對渴求鎳資源的電動車產業敞開了大門。”《華爾街日報》稱,印尼現在到處都在興建鎳礦石加工廠,為電動車電池提供原材料,而在5年前,這樣的工廠在印尼連一家都沒有,原因正是得益于中企取得的技術突破。
報道稱,這意味著在全球爭奪能源轉型關鍵礦物的競賽中,美國減少對華供應鏈依賴的行動遭受打擊。雖然拜登政府極力推動能源供應鏈的多樣化,但就鎳礦來說,中企獲得和處理資源的能力越來越強了。近年來,中企已在印尼開辦至少3家專門服務于電動車的礦業加工廠。
《經濟學人》稱,中國企業壓倒性的優勢不僅來自于令人贊嘆的專業技術。一些礦業企業的高層和專家們認為,中企的優勢還來自于擁有快速行動和承擔風險的能力。從事開采和加工鎳業務的西方公司數量不多,而且將過多的精力花在前期研究和準備工作上。日本礦業公司住友金屬礦山去年退出了一個鎳加工項目,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竟然從2012年以來一直干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