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這是國家層面首個氫能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指南》系統構建了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涵蓋基礎與安全、氫制備、氫儲存和輸運、氫加注、氫能應用五個子體系,按照技術、設備、系統、安全、檢測等進一步分解,形成了20個二級子體系、69個三級子體系。
政策利好,帶動國內氫能產業鏈快速發展。近年來,中央與各地政府扶持、促進綠色能源發展的力度不斷加大。氫能是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解決方案。氫儲運是連接氫能生產端和需求端的關鍵橋梁,低成本高效的氫儲運技術是實現氫能大規模應用的必要保障。
中氫源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在安全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其儲液采用目前有機液儲氫行業中唯一的非危化品材料,可在常溫常壓下儲運,安全穩定。儲氫后的含氫有機液在儲運、放氫過程中損耗極低,放氫后的有機液還可回收循環使用,大幅降低了氫能源的規模應用成本,一舉打破制約氫能產業發展的儲運技術難題。
當前,氫能在全球能源總需求的占比只有2.5%左右,主要原因正是受限于制取及儲運成本高等因素,未來隨著全球能源轉型進程加速,和以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為代表的產業技術進一步突破創新,氫能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地位將愈發重要,多家機構對2050年氫能在全球能源總需求占比預測都在12%以上,最高甚至達到了22%,氫能將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賽道”。
隨著2023年夏季由極端天氣所造成的災害性影響在全球范圍內的頻繁出現,各國政府及民眾對于發展綠色低碳能源的積極性與迫切性顯著提升。雖然距離正式開幕仍有一年時間,但2024巴黎奧運組委會日前已經表態,將通過100%使用可再生電力、使用氫能源交通工具、最大限度使用環保材料建設場館等舉措,達成“讓奧運產生的碳排放減半”這一目標。放眼國內,早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就投運了超1000輛氫燃料電池車,配備了30多個加氫站。
中氫源安立足氫能卡脖子問題,聚焦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開拓氫能應用場景。目前已在建筑供能領域破局。2022年底,基于常溫常壓的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中氫源安與北京熱力集團在北京市石景山區聯合開展了首個純氫供能示范項目。
氫能供熱系統通過高度集成化、模塊化設計,運輸、安裝、維護便捷,能滿足集中式、分布式等各類供熱場景需求。該項目每年可減少燃氣消耗4.5萬標方,二氧化碳減排量約90噸,為建筑供能領域提供了一種更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的技術。
目前,中氫源安正在積極布局西藏地區綠色氫氧產業項目,構建全產業鏈解決方案,不僅實現可再生能源豐富地區自身的供熱供能,還能使可再生能源真正實現外銷,創造經濟產值。
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還可破除制約氫能危化品運輸的制約,解決高壓加氫站內規模化儲運氫的問題,站內儲氫更加安全、高效,具有投資強度低、供氫成本低、建設面積小、審批難度低等優勢,將大幅助力加氫站的建設推廣。
中氫源安創新安全有機液儲運氫技術,加大拓展氫能場景應用力度,構建氫能創新生態圈,加快氫能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實現能源資源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