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5日,收到甲方斯倫貝謝長和油田發來的表彰賀信時,中曼2隊平臺經理熊佳機動地熱淚盈眶。
由他們隊承鉆的YK19-12H4井以提前設計周期5.85天的成績順利完井,并被甲方給予8.5萬元獎勵。
此后不久,延安項目中曼鉆井9隊承鉆的YK29-20H3井以提前8.54天的優異成績順利完鉆,受到甲方表彰,并給予11.5萬元獎勵。
至此,在延安項目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在子長市相隔數座山頭的3支隊伍你追我趕,在陜北市場全面按下了提速提效的快捷鍵。
在陡峭山路中迎著風雪完成搬遷
54歲的鉆臺大班劉芝泉和在9隊其他鉆井工人一樣,在山溝溝里搞了一輩子鉆井。
吃住在井場的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起活來干脆利索,絲毫不亞于小伙子,一直忙到夜里才會休息。
9月6日傍晚,一場雨過后,晚霞染紅了整個井場,劉芝泉告訴我,他今年見過的最美晚霞是年初井臺搬家那次。
時隔數月,他依然記得那場鵝毛飛雪。
今年正月十二,他和同事一樣,第一時間從山東濟南老家飛到延安,一到井場開始了老井到新井的搬遷工作。
新井臺位于延安子長市的一處荒山頂上,部分道路是用挖土車臨時搶通,且均為單行道,由于山高路陡彎道多,大家都覺得搬遷難度非常大。
雪越下越大,可工作不能等,為了盡快完成搬遷,天還沒亮,鉆井公司副總經理兼延安項目經理李振華等人也都匆匆趕到現場坐鎮指揮。
“孫隊長,你們隊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搬遷,實現盡早開鉆。”
盡管任務繁重,但孫彬心里也清楚,雖然天氣惡劣、道路濕滑,但必須盡快征服這些“攔路虎”,安全高效完成搬遷,決不能給這支能征善戰的隊伍抹黑。
為實現從老井場到新井場的搬遷、安裝的有序銜接,他們一半人留在老井場拆設備、打包、裝車,一半人前往新井場接車、卸貨、安裝,考慮到山路陡峭狹窄無法錯車,項目領導和搬家車隊協調分別在山腳下、山頂堅守,所有車輛錯時上下山。
劉芝泉記得,零下10多度的寒冷天氣里,隊員們大都穿著厚厚的棉工衣,抬設備、掄大錘、砸銷子很不方便,反正干起活來為提高安裝效率,大家都把棉衣脫下來,在漫天雪花中對接井架、砸銷子,效率出奇地快。
當天傍晚,雪停了,晚霞宛如一條鮮艷的紅綢子掛在天邊,染紅了井場,他們都覺得,因為打贏了了當天的戰風雪、斗嚴寒的戰役,那晚的霞光美的讓人心醉。
這次9隊的搬遷,只是延安項目各井隊在該區塊攻堅克難打贏搬遷戰的一個縮影,像劉芝泉這樣的員工,來不及多想,又迅速投入到接下來的鉆井工作中。
一旦發生井漏大班小班一起沖到現場
提起2隊在陜北啟動的那段日子,平臺經理熊佳眼眶濕濕的。因為隊上的人員大多來自瑪湖項目的7隊、11隊員工,在隊伍磨合的同時,現場一切也都要從頭開始。
考慮到生產用水從子長市運輸過來費用較高,熊佳和項目、所在村子領導商量,從山上鋪設了一條水管線直達山溝底部的河里,現場缺的東西也陸續配齊給大家使用,但對熊佳來說,更大的還是技術方面的挑戰。
陜北延113-133區塊因為普遍存在數百米煤層采空層,鉆頭在煤炭采空層中鉆進極易造成井壁坍塌、失返、卡鉆等嚴重后果,這些難題對于今年剛戰到延北區塊的中曼2隊大部分隊員來說更是一項巨大挑戰。
“剛到陜北的那個月,我成晚的失眠,白天忙著研究鄰井技術資料,準備生活、鉆井、消防物資,又擔心著一旦遇到漏層好立馬爬起來跑過去幫忙,所以晚上一躺下就想這想那,好多次虛汗把被子都給打濕了”,談起項目剛啟動的那段艱難歲月,熊佳至今感慨萬千。
他最感動和欣慰的是,中曼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十分強大,即便是忙了一天的白班員工,晚上休息也把對講機放在床頭上,一旦聽到漏失的字眼,所有人不用通知,全部跑到泥漿罐下面,幫忙兌泥漿、堵漏劑,一起研究堵漏或強鉆方案。
有了第一口井成功堵漏經驗,他們開始逐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速提效,效益也從第一口井的基本持平、第二口井的創效數十萬到第三口井的創效數百萬,如今,第四口井的時效與第三口井相比,依然保持著時效提前的狀態。
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中曼2隊泥漿組長楊美利告訴記者,面對陜北市場普遍存在的堵漏難題,近日他們也把中曼自主研發的堵漏新工藝—3T開壁貼膜技術引用過來,相關材料也將于近日投入使用,這一技術應用后,將在封堵、防塌、提高井壁強度方面起到更好的作用,從而更好地助力中曼鉆井提速提效。
“節約1天就是1天的錢呀,每提前1天,除了我們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甲方還額外獎勵1.5萬,能夠用實力為公司創造出更多的真金白銀,我們雖然苦點、累點,但是心里感到無比自豪。”熊佳說。
感染新冠的情況下鉆井施工依然沒有耽誤
對于中曼鉆井人來說,開工沒有回頭箭,一旦開鉆,再苦再累,都要堅持下去。
鉆井公司延安項目技術主管徐維深記得,他在中曼17隊YK29-23-H井臺駐井技術支持期間,有一次天降大雨,把陡峭的黃土山路沖刷的十分難行。
有一次雨后,正趕上17隊固井,但固井車在半山腰的一處急彎處沖了幾次都沒法開過去,為了不影響生產,除了必要的施工的人員,其他人開鏟車、拿鐵鍬、鏟子,在沙窩子里邊挖邊平,幾個小時后,雖然大家臉上、衣服上全是沙子,但是看到滿載固井物資的車輛終于從這里緩緩開往山頂井場,大家臉上都樂開了花。
石油鉆井是一項技術活,更是一項體力活,但平時這些力大無窮的漢子,也遇到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今年初,9隊平臺經理孫彬記得,新冠疫情全面放開那會,由于物資購買、維修等原因,中曼延安區塊的3支隊伍的幾乎所有人都感染了新冠陽性,平時一個個生龍活虎的鉆井將士們都被“刀片嗓、發高燒”等癥狀折磨的渾身無力。
可不管多難受,現場的活不能不干呀!因為山下也買不到藥品,孫彬一方面把隊上的藥品集中起來給大家分發,一方面根據每個人發病疼痛程度,制定臨時性措施,讓已經發作過的人輪流堅守現場,大家咬緊牙關,確保人身安全的同時,也保障了現場各項工作的正常推進。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的執著堅守下,他們也相繼創造出了水平段日進尺最長、鉆井時效最短等多項施工紀錄,為項目爭得了榮譽,創造了效益。
如今,在這片編號為延113至133區塊黃土高原上,他們就像大山里的一道道光,用勤勞的雙手,跟同區塊的9家公司、29支隊伍比學趕超,依然不斷創造著鉆井紀錄,也不斷刷新著紀錄。
然而,談起這些紀錄背后的故事,一個個樸實的鉆井漢子卻帶著靦腆的微笑說:讓俺24小時干活都可以,就是說不出來。
控制好井眼軌跡把每口井打到最好
在陜北,中曼井隊承鉆的三維水平井、定向井居多,這類井投產后,雖然對單井產量的提高、降本增效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但也存在造斜段增斜、水平段穩斜困難、鉆時慢等諸多挑戰。
在YK29-20D7井施工現場,因為有了前幾口井的施工經驗,33隊的定向工程師趙宗昌面對這些挑戰信心滿滿。“甲方對井深軌跡的要求十分嚴格,一旦超過設計井斜的正負三度,都屬于不合格,面臨著巨額罰款甚至承擔全部損失的后果,而我們每次都能把握的恰到好處。”談及其中的技巧,趙宗昌說,上口井我們施工中水平段最大井斜角度甚至達到了92度,因為遇到了煤層,又迅速降到87度,雖然對于工程施工難度非常大,但是我們還是保質保量地完成了。
除了定向施工,泥漿在施工中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1997年就來到中曼井隊的泥漿副總工程師張慶寶對此深有體會。在延安項目中曼17隊,他告訴記者,在水平井施工中,泥漿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是在堵漏期間,既要堵漏,又要保證井壁的潤滑和防塌,一旦鉆遇煤層碳泥等,我們便可以從提高密度、降失水等方面采取措施,并從成本和安全的角度綜合考量,強鉆漏層和堵漏兩個方案哪個最佳。
此外,延安項目各井隊安裝了數字化遠程指揮系統,實現了對鉆井現場所有數據、畫面的實時傳輸,遇到困難,集團一體化技術專家團隊可以同步分析、遠程診斷,確保每口井都能安全高效完成。
屢創施工紀錄讓前景更加廣闊
在延安項目部,鉆井公司副總經理兼延安項目經理李振華的燈經常徹夜亮起,電話也總是響個不停。
白天,他忙著跑井場、抓生產、抓安全、抓管理,還要隨時與甲方溝通、協調解決問題,只有在茫茫夜色里,他點燃一支煙,才有時間坐下來,籌備甲方需要審核資料、計算生產成本,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李振華說,“只有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極致,把每一口井的生產、成本、時效抓實、抓細,在井隊上賞罰分明,才能更好地激發隊伍的積極性,實現項目的高效、快速、發展。”
同時,延安項目從施工方案優化、工序改進、設備更新等環節入手,讓項目主要領導下沉一線坐鎮指揮,通過全方位優化項目管理機制,為項目的提速提效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延安項目的努力奮斗也很快結出了累累碩果。進入延113至133區塊,中曼延安項目的3支井隊在施工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并創下了日進尺、鉆井周期、水平段最長等多項施工紀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受到斯倫貝謝長和油田甲方的高度認可。
如今,中曼陜北3支隊伍新一輪井再次打到關鍵階段,繼上一輪井創出提前設計周期的優異成績后,各隊伍施工進度跟上一輪相比普遍提前,李振華也專程帶著葡萄禮盒為每個隊伍進行發放,并鼓勵他們再接再厲,打出“鐵血之旅”的風采,實現甲方、企業、個人的共贏。(郝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