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印發《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智能光伏扶貧應用示范正在為光伏扶貧注入新的活力。“鼓勵先進光伏產品及系統應用,優先保證光伏扶貧產品質量和系統性能;加大信息技術應用,通過大數據 、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實現光伏扶貧數據采集、系統監控、運維管理的智能化。”政策導向清晰可見。與此同時,光伏企業的努力創新也正在一步步將政策文件中的“鼓勵”變為現實。
“我們希望通過智能光伏和扶貧項目的緊密結合,讓最貧困的人口也能夠享受到高科技進步帶來的美好體驗,獲得穩定的實實在在的收益。”4月20日,在河南遂平“精準扶貧全國現場交流會”上,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許映童表達了自己對智能光伏扶貧應用的理解。
扶貧電站更需智能運維
河南省遂平縣項目總裝機11.26MW,涉及11個鄉鎮共37個村,覆蓋貧困戶2982戶。“一旦出現故障,傳統的運維方式無法在眾多電站中迅速定位故障電站位置。”華為智能光伏業務部中國解決方案銷售部總經理卞長樂指出,扶貧電站點多面廣,如果全部依靠人工管理,相應的人力投入也會大量增加。
“很多時候兩個貧困村相距七八十公里,而且交通不便,單是地理距離上就增加了高效運維的難度,成本也隨之推高。”國家電投河南電力檢修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尚榮捷對于扶貧電站的運維困難深有感觸。
在光伏運維日趨智能化形勢下,對扶貧項目的解決方案需求更加迫切。據卞長樂介紹,目前公司已將智能IV診斷應用到扶貧電站中。基于大數據分析和華為研發的算法,可以根據組串運行曲線的比對發現故障組串,同時可以自行診斷故障原因,給出處理建議。
在給出建議的基礎上,怎樣實現高效精準的運維呢?為此,工作人員用自己的手機給記者展示了“一鍵派單”運維的全過程。“系統已經在地圖上顯示了故障位置,設備名稱、型號都有。”在缺陷描述一欄中,記者看到系統給出的建議包括檢查設備物理采集模塊是否損壞,通信線纜是否損壞或干擾;檢查逆變器是否存在漏電現象,逆變器MTTP模塊是否異常,逆變器自耗電是否過大等。“下面就是主要負責人的信息,姓名、聯系電話、距離電站有多遠,我可以直接派單讓他去處理,系統會引入導航,推薦最近、最便捷的路線。”說著工作人員就將工單派給了系統顯示的運維人員,隨即通過運維APP進行了視頻通話。“成功消缺后,我們也會在APP上看到相應的結果,可以進行遠程確認。”
由于IV診斷的智能特性,常規的運維工作難度大大降低。針對一般故障,運維人員在簡單培訓后,只需根據系統建議并結合遠程輔導就可以完成消缺。卞長樂強調:“逆變器本身減少了易損件的使用,提升了整體性能,華為公司協助培訓就近的貧困戶,他們完全可以從事基礎運維工作。這更將扶貧工作從‘輸血’變成了‘造血’。”
談及運維過程中的數據傳輸,在劉樓村300kw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的現場,工作人員給記者展示了負責通信的4G智能通信棒。“整個電站共有4臺逆變器,只需要一個通信棒就可以完成數據傳輸。通信棒采用的是USB接口,即插即用,在APP上還可以實施時監測到信號強度和運行狀態。”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個重量不足100g的通信最多可以連接10臺逆變器,對傳輸數據可以進行加密,確保客戶的數據安全。“更重要的是通信棒支持通訊中斷后的自動重連和自動補采,數據不會丟失而且無需人工重啟,省時省力。”
“此前,某逆變器廠家的產品由于通訊中斷3小時導致數據全部丟失,運維系統中直接復制了丟失前的數據曲線,而虛假數據是無法還原發電真實情況的。”卞長樂強調,扶貧電站修建在貧困村,部分地區的通訊信號較弱,通信中斷現象難以避免,通信棒的數據補采功能更加符合扶貧項目的要求。
穩定高收益才能真扶貧
智能化在便捷運維的同時,更帶來電站整體運行效率的提升,更高的發電收益才能真正造福更多的貧困戶。
“在組件選擇上,劉樓村300kw扶貧項目選用的是72片330Wp多晶硅光伏組件,在保證轉換效率的同時,高透明自清潔的鋼化玻璃可以協助額外的發電輸出及便利的維護。但扶貧電站環境復雜,雜草、莊稼叢生,組件遮擋現象十分常見。”協鑫能源工程有限公司副總裁柴敬玉指出,在這樣的場景下,智能化的光伏逆變器可以支持多路MPPT設計,有效降低組串失配影響。“多路MPPT的設計可以將兩路組串接入一路MPPT,這樣單路組串被遮擋,僅影響一路MPPT下的發電量。”
“根據我們的實地數據和測算,多路MPPT的設計可以提升約3%的發電量。”卞長樂還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以遂平縣所在的駐馬店市的光照條件(1270小時/年)和扶貧電價水平(0.85元/千瓦時)為例,20MW的電站如果發電量提升3%,20年就額外增加收益1295萬元。
除提升發電量外,運維環節節省的也不容小視。“在傳統的設計中,20MW的扶貧電站約1200個風扇、4200個熔絲需要定期檢修、更換。”卞長樂指出,華為采用的無熔絲、全密閉自然散熱,可以有效節省運維成本。“僅這一點,20MW扶貧電站20年就可以節省運維支出約122萬,如果疊加其他智能化的環節,僅運維就可以少支出388萬元。”不僅如此,卞長樂強調,如果出現短路,傳統的熔絲在低倍過載情況下,將持續發熱不熔斷,溫度升高很容易導致逆變器接線腔燒毀,存在安全隱患,容易造成更大的損失。
1295萬元的發電量“開源”、388萬元的運維“節流”,20MW電站20年可以多收益1683萬元。據此推算,每個300MW村級電站在20年的生命周期內將增收超過2億元。
收入分配一目了然
智能、可靠的產品保證了扶貧電站的高收益。如何分配收益也成為精準扶貧過程中的重要課題。在日前發布的《光伏扶貧電站管理辦法》中,“做好光伏扶貧收益分配”的要求清晰明確。
“這是盛茂鄉的貧困戶張某,后面是他的詳細住址和對應的具體扶貧項目。”在會議現場,工作人員打開了華為光伏扶貧云中心的界面,給記者展示了劉樓村300kw扶貧電站對應的貧困戶信息,每個貧困戶的姓名、住址、聯系電話以及相應的扶貧完成情況一目了然。
“光伏扶貧云中心是搭建在華為云上的,可以對扶貧電站實現遠程的實時監控。”根據工作人員的指引,在“扶貧云”上,記者看到劉樓村電站對應的是1個村共11戶貧困戶,每戶每天的收益都可以精準查詢。“今天目前為止的發電量已經超過890kw/h,根據發電量,結合當地0.85元/千瓦時的電價,實時扶貧收益情況已經精準對位到戶,而且貧困戶信息可以隨時增減更新。”
“光伏扶貧項目分散,而且多是在貧困地區,信息的透明公開就十分重要。”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紀振雙告訴記者,扶貧電站的收益如何分配越來越受到重視。“最近我們剛剛收到一個省政府部門的委托檢測當地的光伏扶貧工程,當地明確要求了一個分項檢測內容叫收益分配情況調查核實,要求必須了解貧困戶是否能夠按時拿到扶貧款、數額是否滿足當時的承諾。”
易于運維、提高收益、明確分配,智能光伏正在切實走進扶貧電站、造福貧困人口。正如許映童所言:“我們希望讓貧困人口也能夠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