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發布《廢塑料化學循環綜合性研究報告》,顯示廢塑料化學循環成為國內外塑料污染治理的新方向,可以將“白色污染”變為“油田”。
據測算,2023年,我國約4300萬噸廢塑料被焚燒或填埋,如果其中50%能夠實現化學循環,就相當于開發了一個超過6000萬噸的油田。如果能夠對現有10億噸的存量塑料垃圾進行回收利用,相當于低成本開發超大規模的“城市油田”。預計到2035年,如果廢塑料化學循環利用率達到30%,可以節約石油資源約1.08億噸,相當于再造兩座大慶油田。
化學循環與物理回收是廢塑料材料化循環利用的兩大路徑。廢塑料化學循環是指以廢塑料為原料,采用化學方法將廢塑料轉化為一定比例的塑料單體以及副產其他化學組分,并進一步生產塑料及其他化工產品的過程。
專家認為,與物理回收相比,化學循環具有顯著優勢。化學循環具有廣泛的原料適應性,能夠將物理回收無法有效經濟回收的低值廢塑料和復合包裝,甚至填埋場或自然界中歷史堆存的廢塑料進行集中回收利用,轉化為與使用原油生產具有相同品質的塑料原料,實現塑料工業的閉合循環發展。
當前,發展廢塑料化學循環迎來多重利好。我國高度重視塑料污染治理,有關部門連續印發一系列政策文件,堅持塑料全生命周期治理,全面推動塑料源頭減量、材料替代、規范回收和循環利用,不斷加大塑料污染治理力度。
經過幾十年的技術發展,目前廢塑料化學循環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形成了以裂解法、解聚法、氣化法為主的主流技術工藝,中石化、中石油、埃克森美孚等國內外大型企業紛紛開展廢塑料化學循環產業化示范應用。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產生廢塑料6200萬噸左右,回收量為1900萬噸,較2022年增加5.6%,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但是,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樣,我國也遇到了材料化回收率利用難以進一步提升的發展瓶頸,迫切需要探索化學循環利用途徑,以提高回收利用率。
“從廢塑料材料化回收先進國家和地區的實踐來看,資源化價值較好的工程塑料、中空瓶體硬質包裝類塑料等基本能夠通過物理方式實現較好的回收利用,而占塑料產量46%左右的軟包裝類、膜袋類等低值廢塑料則受產品特性制約,基本不具備物理回收的技術經濟條件,普遍以焚燒或填埋方式處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循環經濟研究室主任張德元表示。
報告預計,到2035年,中國塑料制品年產量將達1.55億噸。如果其中化學循環利用率達30%,將使我國廢塑料總體材料化回收利用率達60%以上,與焚燒廢塑料相比,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32萬噸,產值將超過1600億元。
“預計到2035年,全球塑料產量將增加1倍,屆時全球塑料年產量將達7.34億噸。如果通過化學循環,將全球廢塑料回收利用率由目前的9%提高到30%,每年將新增循環再生塑料1.5億噸,與焚燒廢塑料相比,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300萬噸,相當于節約石油資源4.5億噸,產值將超過6800億元。”張德元表示。
專家認為,廢塑料化學循環正處于由技術探索向產業化落地的關鍵階段。不過,我國廢塑料化學循環工作依然需要進一步完善。
專家建議,下一步首先要明確廢塑料化學循環戰略定位,將其作為構建我國塑料污染治理體系和能源資源戰略安全保障的重要組成,納入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法規體系、循環經濟規劃和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規劃,并作為應對塑料污染的核心手段。同時,明確將化學循環作為廢塑料回收利用的重要技術路線,將化學循環項目作為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優先在化工園區集中布局和運行管理,在碳排放指標、用能指標、用地指標上優先保障。
相較于物理回收,化學循環單體項目規模大,需要集中收集生活垃圾中分散的塑料垃圾,才能滿足化學循環項目的原料保障。從現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看,目前各地普遍沒有建立集中的低值可回收物分選設施,尚未打通回收分選鏈條。為了解決設施不完善不配套問題,要建立與化學循環相匹配的廢塑料分類回收體系,加快改革和完善現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將低值廢塑料從生活垃圾中分選出來,并交由化學循環企業加以利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部國際交流處處長滿娟建議,下一步,要推進化學循環示范試點工程建設,推動大型企業加大廢塑料回收和化學循環利用投資力度,建設一批廢塑料化學循環示范工程,支持重點企業新建或利用現有裝置開展工業化示范,鼓勵建設上下游產業鏈融合發展的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