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8日)記者從國家能源局了解到,我國自主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正在批量化建設,國內核準在建數量達到20臺,核電機組的安全性和經濟性也在不斷優化。在“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過程中,安全性和經濟性指標正在不斷優化。在福建,漳州核電1、2號機組已累計完成近200項設計優化,包括反應功率提升改進、抗大飛機撞擊設計優化、通風系統及其支持系統綜合優化等,有效縮短了工程建設周期,在機組建設成本和全壽期運行維護方面預計可產生約40億元的綜合效益。
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最近‘華龍一號’的批量化建設項目很快也要完成建設,進入到了調試和試運行階段。就是我們在漳州建設的‘華龍一號’改進的這種技術,在海南同樣也有兩臺。”
數據顯示,“華龍一號”國內核準在建20臺,裝機2404萬千瓦,占全國核電在建裝機的56.9%,“華龍一號”相關設備國產化率已超90%,帶動上下游產業鏈5300多家企業。
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我們‘華龍一號’的安全性要高于國際上三代核電的這樣一個安全指標,至少一個量級,它的運行狀態是十分穩定的,也進一步驗證了中國自主的核電技術,它的先進性和成熟性、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