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從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天津院)獲悉,中海油天津院同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州石化)聯合開發的10萬噸/年超重力油漿脫固裝置順利通過72小時標定,各項指標均高質量完成項目要求。
據介紹,作為行業內首個將超重力裝置應用于油漿脫固領域的技術,油漿經其處理后滿足調和380#低硫船用燃料油標準,投產至今已調和10批次船用燃料油。
過去,催化裂化外甩油漿具有粘度高、密度大、顆粒尺寸小的特殊性質,殘留大量催化劑粉末,只能摻混焦化或摻煉低品質燃料油,經濟價值低,被戲稱為煉廠中的“廢物”。
中海油天津院自2017年開始自主研發TH-CJ系列油漿沉降劑及配套脫固技術,創新開發“溶劑稀釋+化學助劑+超重力分離”技術路線,經過處理后的脫固油漿可用于調和船用燃料油和針狀焦等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成功將催化裂化外甩油漿變“廢”為寶。
“超重力分離”是通過高速旋轉產生超重力場,利用輕重組分沉降速度不同而實現固-液、液-液分離。該技術是行業內首次應用,無任何參考經驗。研發團隊針對裝置自控方案、密封材質、工藝參數等不斷優化調整,最終形成了可以保障連續穩定運行的工業化方案。裝置自2023年12月底開車投產,穩定運行半年后,順利通過標定。
下一步,中海油天津院將繼續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不斷完善現有技術體系,助推煉化業務轉型升級。“我們要將‘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碰撞在一起,激發出高質量發展的火花,開辟發展新賽道,更多地變‘廢’為寶。”天津院相關負責人王本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