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市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由市發改委發布。
《行動計劃》指出,要引導產業有序布局發展,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到 2026 年,我市新型儲能產業年均增速超 20%,核心產業規模突破 500 億元,帶動關聯產業規模突破 1000 億元,培育若干家營收超 100 億元的頭部企業和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初步形成要素富集、協同高效的產業生態圈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儲能產業創新高地。
我市要布局重點發展電化學儲能、大力培育氫儲能、融合發展新型電力系統、多元布局新型儲能技術四大發展領域,并制定了實施儲能技術源頭突破行動、儲能成果中試孵化行動、儲能應用場景示范行動、儲能市場開拓服務行動、儲能企業培育壯大行動、儲能產業品牌塑造行動等 6 大主要任務 16 條措施。
根據《行動計劃》,要在國家有需要、廈門有基礎的儲能領域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加強短時高頻儲能技術、長時儲能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突破電池全過程安全技術。支持企業及高校院所開展氫能全鏈條研發,推進智慧儲能大型科研基礎設施建設,爭創儲能領域國家實驗室福建基地。
同時,支持行業頭部企業、央企等在廈設立企業研發中心,與高校院所共建聯合研發機構。鼓勵企業創建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國家級儲能示范項目。
按照《行動計劃》,要在廈門科學城、同翔高新城搭建一批新型儲能概念驗證、技術熟化、產品試制、試驗驗證等公共科技平臺。爭創國家級新型儲能實證基地。依托廈門科學城 II 號、III 號孵化器建設,打造新型儲能標桿孵化器,吸引頂尖科學家、連續創業者等國內外一流人才入駐。鼓勵組建 " 超前孵化 " 合伙人團隊,聚焦新型儲能技術和場景需求," 組裝 " 一批硬科技創業項目。
要圍繞 " 電動廈門 " 建設要求,探索出租車(含網約車)、電動工程車輛及電動、混動船舶等示范應用,構建適度超前的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網絡。依托廈門港、翔安機場、軌道交通樞紐等,探索開展氫燃料船舶、一體型儲能式輔助動力裝置(APU)替代設施、" 軌道 + 光伏 " 綠色發電等場景建設。
鼓勵有條件的停車場、物流園區等開展光儲充一體化、制氫加氫加氣站、重型車輛及作業機器氫能應用等場景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