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背景下,海上風電憑借其更高的容量因子和不斷增長的競爭力,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特別是,漂浮式海上風電越來越受到利益相關者的關注,這一方面是因為開放海域具有更大的風能潛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遠海海上可再生能源距離有更高使用需求的近海和陸上地產更遠,也能得到更廣泛的社會認可。
截至 2023 年,全球漂浮式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只有約 270 MW,但列入計劃的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裝機容量高達244GW,這表明全球各國對這項技術的興趣與日俱增。
七國集團(G7)國家正帶頭加速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G7國家非常適合分享其所擁有的漂浮式海上風電知識和經驗,從而支持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EMDEs)充分利用漂浮式海上風電這一新能源解決方案。
報告由日本委托編寫,是在日本擔任 2023 年G7輪值主席期間撰寫的,報告對漂浮式海上風電領域的市場和最新技術發展進行了評估,并且探討了推動漂浮式海上風電進步的其他輔助因素(如電網連接和港口基礎設施等)、可持續性考慮因素,以及漂浮式海上風電的耦合潛力等。
以下為報告目錄和圖表:
海上風電容量規模越來越大,水深越來越大,離岸距離越來越遠。
隨著規模增大,全球海上風電度電成本LCOE越來越下降。其中中國比歐洲降本更快。
幾種常見的漂浮式海上風電基礎結構和錨固方法示意圖
不同基礎的異同,特點、各自挑戰,以及典型平臺和開發廠家
漂浮式平臺風機的6個運動角度
錨固系統的不同,以及特征
6種不同的錨和錨固方法。
交流輸電系統結構。和傳統海上風電稍有區別,但差別不大。
漂浮式海上風電使用的動態電纜系統的結構
高壓直流輸電系統結構
徑向海上風電電網配置,單獨線路拓撲連接和共享線路拓撲連接
2011-2024年漂浮式風電競爭力預測,包括安裝成本,容量因子和度電成本變化等。根據DNV 2022年漂浮式海上風電報告,降低 LCOE 的關鍵在于生產浮體子結構所需的原材料、設計和制造的復雜性,以及浮體子結構、風電機組和系泊系統運動所產生的維護要求。擴大項目規模和降低運營成本是實現經濟高效的漂浮式基礎的驅動因素。創新有助于專門針對這些問題,目的是降低維護需求和標準化安裝流程。
漂浮式風電基礎專利的發展情況,五個最大的專利國家包括美國、德國、丹麥、日本和中國。(見下圖)
10個擁有漂浮式海上風電專利的國家專利數排名
擁有最多漂浮式海上風電基礎專利的10大企業,分別為:三菱重工、維斯塔斯、西門子歌美颯、日歷、西門子、RWE、三菱維斯塔斯、GE、荷蘭的ITREC和比利時DEME。2018年至2022年,增長最快的為西門子歌美颯和維斯塔斯以及RWE、ITREC、DEME。
滿足漂浮式海上風電裝配的港口要求
上表概述了港口在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建造中的重要作用
漂浮式風電現場維護方案對比
現場維護方案中起重機的技術設計需考慮的因素
漂浮式海上風電質量基礎設施系統的一般結構和元素。
由于漂浮式海上風電產業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迅速發展(到 2035 年可能實現商業化),因此為該產業建立一個強大的質量基礎設施生態系統勢在必行。質量基礎設施(QI,quality infrastructure)是確保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安全和可持續性所需的組織、政策、法律框架和實踐的國家體系。它包括計量、標準化、認證和合格評定等關鍵組成部分,其中涉及測試、認證和檢驗(IRENA,2015 年;Kellermann,2019 年)。
綠氫需求變化,探索漂浮式海上風電與氫能耦合可能性
海上風電和氫能配置的幾種不同方案
海上風電與氫能配置的定性比較表
一個500MW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需要用到的各種材料占比,這需要在制造環節就考慮到,涉及到漂浮式海上風電的可持續性創新等。
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還需要考慮到的環境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