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施耐德電氣聯合聯盛新能源及SDA綠色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亞洲論壇主辦的“碳尋未來,綠啟新程”綠色低碳可持續主題沙龍在上海舉行。來自各行業上市企業、知名外企高管及相關專家學者等嘉賓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全球領先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企業ESG戰略規劃與管理、綠色低碳轉型等話題,為行業帶來前沿洞察和可借鑒的實踐路徑。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資源緊張等問題的日益嚴峻,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關注的話題。作為一種衡量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表現的重要方式,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應運而生,與“雙碳”目標高度契合,已成為衡量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參照系,驅動著各行各業加速綠色轉型。“ESG已經成為企業的‘必答題’。通過將ESG化作自身發展的驅動力,企業能夠持續提升透明度,增強品牌價值,在贏得競爭新優勢的同時,實現高效可持續發展。”施耐德電氣戰略聯盟與創新生態總經理洪巖博指出:“企業可通過戰略規劃、組織革新、技術創新和生態賦能四大步驟,深化可持續發展理念,將綠色低碳轉化為核心競爭力。”
施耐德電氣戰略聯盟與創新生態總經理洪巖博
當下,企業已無法通過“單打獨斗”來實現可持續發展,供應鏈的穩定和高效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供應鏈不僅關乎企業內部各個環節的有效銜接,還涉及到與外部合作伙伴的協同作戰。宜家物流供應鏈可持續發展負責人張煜介紹了宜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探索實踐。據介紹,為打造有競爭力的可持續供應鏈,宜家制定了一項長期目標,即到2030財年,將宜家價值鏈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比2016財年減半,到2050財年實現凈零排放。截至2023年11月,這些目標已提交給SBTi進行審批。目前,宜家在可持續供應鏈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果——與2019年相比,2023年中國區集拼倉庫綠色電力比例增長至95.8%,預計2025年可到達100%。
宜家物流供應鏈可持續發展負責人張煜
施耐德電氣可持續發展咨詢業務負責人呂志勇分享了可持續發展和ESG的理念和實踐,他認為:做好ESG管理,應該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公司的戰略核心,并融入業務的方方面面。以施耐德電氣為例,通過可持續發展的一體化治理機制,施耐德電氣以“積極踐行與賦能,打造可持續影響力企業”為核心戰略,設立了覆蓋供應鏈端到端的碳中和目標,并通過施耐德電氣可持續發展影響指數(SSI)來衡量成果。同時,施耐德電氣將可持續目標融入到業務,打造綠色可持續的價值鏈,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呂志勇指出:“在ESG投資理念的影響下,企業的氣候行動表現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關注。企業應采取有力的氣候行動,提升ESG評級,比如主動披露碳排放信息、參與氣候行動倡議,以及在結合外部要求和自身降碳潛力的基礎上,設立SBTi科學碳目標,并采取相應的行動路徑。”
施耐德電氣可持續發展咨詢業務負責人呂志勇
在ESG框架中,環境被視為最為關鍵的因素,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生存能力,對企業的能源清潔轉型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聯盛新能源集團中國業務中心總經理顧崔峰表示:“隨著政策的發展和完善,能源轉型不僅能幫助企業降低用電成本、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提升生產運營穩定性,并獲得額外節能收益,還能帶來綠電權益或CCER權益,提升企業ESG評價。”
針對企業利用新能源過程中面臨的消納、穩定性、安全性以及單一性等挑戰,顧崔峰指出:“清潔能源搭配靈活的能源管理,才能更好地提升能源的利用率,由聯盛新能源和施耐德電氣共同推出的光儲微網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整合光伏發電、儲能系統和微網技術,為用戶提供綠色能源供給和安全穩定的用能體驗,助力實現能源轉型。”
據介紹,以1萬平米屋頂面積、1MW裝機規模,以及固定電價0.45元/kWh為例,企業通過能源轉型可實現年均約35萬元的直接收益,并帶來年均減排約736噸、標準煤年均節約量約270噸、水資源年均節約量約3587噸的環境貢獻。
聯盛新能源集團中國業務中心總經理顧崔峰
活動現場,施耐德電氣微網架構師張聰沖還帶來了EcoStruxure微網能源管理顧問(EMA)的技術應用和成果展示。EMA采用了全球領先的AI優化調度算法,具備先進的發用預測算法、AI能源智慧大腦、核心算法自迭代機制,以及高度靈活的架構,其光伏預測精度可達92%以上、負荷預測精度可達85%以上,不僅積累了超1500個場景的微網項目驗證,還擁有超過8年的AI算法優化,數據沉淀位居行業第一。
施耐德電氣微網架構師張聰沖
此外,現場與會嘉賓還圍繞綠色供應鏈的挑戰與機遇、碳中和路徑探索、ESG報告與透明度提升、企業文化構建,以及企業ESG品牌建設五大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分享ESG管理方面的新觀點、新思路。
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堅定踐行者,施耐德電氣早在2002年就將可持續納入公司核心戰略,并融入業務運營的方方面面,至今已連續12年榮登企業爵士“全球最佳可持續發展企業100強”榜單。未來,施耐德電氣將依托自身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全面的咨詢服務,致力于賦能更多企業伙伴提升ESG管理水平,打造可持續影響力,攜手邁向更加綠色低碳的可持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