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多家鋰礦企業披露的2024年半年報顯示,業內多家鋰礦企業陷入業績虧損,包括有著中國“鋰礦雙雄”之稱的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不過,在當前鋰價大幅下跌的大環境下,市場對鋰礦企業經營業績萎縮早有預期。業內人士指出,鋰礦企業虧損屬周期性正常現象,不必過于擔憂盈利狀況。
符合行業預期
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的緩步下跌,從11萬元/噸跌破8萬元/噸,擠壓著鋰礦企業盈利空間。
公開數據顯示,贛鋒鋰業、天齊鋰業、鹽湖股份、中礦資源、雅化集團、江特電機等多家鋰礦企業業績集體下滑,僅西藏礦業、永杉鋰業、川能動力少數實現凈利潤增長。其中贛鋒鋰業營業總收入95.89億元,同比下降近50%;凈利潤-7.6億元,同比下降約113%。天齊鋰業營業總收入64.19億元,同比下降超70%;凈利潤-52.06億元,同比下降逾180%。
業績大幅下降的背后是碳酸鋰行業供需矛盾的積累。中信建投期貨鋰分析師張維鑫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自從2021年、2022年碳酸鋰經歷大幅上漲后,整個行業都在激進擴產,甚至除本身行業內的玩家外,還有很多行業外的資本蜂擁進場。這導致從2023年起,行業內的供給一直保持著極高增量,而且這一趨勢或將維持至明年。”
不過,大部分鋰礦企業的業績不佳并不意味著行業進入至暗時刻。“供給增長快于需求,導致從鋰礦開采到鋰礦冶煉環節的利潤空間快速壓縮,使得鋰礦企業經營業績承壓,但還并未達到鋰礦企業無法承受的程度。對于多數擁有自有礦的企業來說,雖然有經營壓力,但面臨的虧損與業績壓力還不算很大。”張維鑫進一步分析,“而且對于一些冶煉企業來說,當前的虧損主要是因為鋰價下跌速度過快,礦價下跌滯后,鋰礦和鋰鹽的價格出現了倒掛。”
有望觸底反彈
行業巨頭業績下滑,多家券商對于企業的研報評級卻為推薦、增持甚至是買入。
例如,平安證券研報認為,從行業層面來看,當前鋰價已跌至2021年初左右的較低水平,考慮到鋰精礦生產成本線抬升的支撐,下行空間已相對有限;同時,外購礦冶煉廠因虧損而減停產,市場正逐步出清。公司層面來看,天齊鋰業控股全球最大在產鋰礦格林布什,原料完全自給,雖然鋰價大幅下跌給公司業績造成一定壓力,但目前鋰價已處低位、后續走勢或相對穩定,礦冶兩端齊量增將成為公司中長期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
另外,自2023年碳酸鋰期貨上市以來,期貨市場充分發揮價格發現功能,期現貨市場價格同步向新的均衡點趨近,再未出現趨勢性暴漲暴跌的情況。“鋰礦資源開采作為一個周期性行業,周期底部虧損、周期頂部盈利,本身就具有很大波動性。當前碳酸鋰價格來到7萬元/噸附近,繼續下跌會觸及到一些優質項目的成本線,因此,下跌趨勢已基本接近尾聲。與此同時,整個碳酸鋰行業的需求仍有較大增長空間。雖然現在面臨著供給過剩的局面,但隨著新能源行業的飛速發展,一兩年后供需或將達到一個新的平衡,屆時鋰礦企業將迎來新機會。”張維鑫表示。
重塑供需平衡
“在碳酸鋰供過于求的當下,行業最主要的任務是產能出清,將部分高成本項目淘汰,從而達到一個新的供需平衡。”張維鑫建議,“對于當前處于行業下行周期的鋰礦企業來說,仍需注意降本增效、控制成本與資本開支,盡量減少支出,度過行業低谷期,以期下一個上行周期的到來。”
值得注意的是,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日前簽下長期大單。9月4日晚間,雅化集團公告顯示,近日,四川雅化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雅化鋰業(雅安)有限公司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電池級氫氧化鋰和碳酸鋰采購協議,約定從2026年1月起至2028年12月,寧德時代向雅安鋰業采購電池級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在三季度末的訂單驅動下,國內鋰電企業排產積極性正在增強,這或將助力產業鏈企業排產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