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正式公布。
德新社13日稱,歐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征收二氧化碳關稅的經濟體。當地時間12月13日,歐洲理事會官網發布消息稱,理事會和歐洲議會于當天達成一項臨時協議,確定歐盟碳關稅將于明年10月起試運行。該法規將最先適用于水泥、鋼鐵、鋁、化肥、電力和氫氣等產品。
深圳近年聚焦能源低碳發展,推出一系列重磅政策措施,為惠企利民和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其中,新能源汽車應用示范持續走在全國前列,“瓶改管”工程已惠及千企萬戶。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12月6日刊發記者康斯坦丁·奧利尚斯基撰寫的題為《中國科學家知道如何緩解全球變暖阻止世界末日》的報道,全文編譯如下:全球變暖可能在不久的未來停止——中國科學家將冷卻地球。他們發明了一些革命性技術,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儲存綠色能源。借助這些技術,中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日前從生態環境部獲悉:中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30年成效顯著,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約50.4萬噸,在保護臭氧層的同時為減緩氣候變化帶來了巨大惠益。
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經濟、新業態,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而“雙碳”目標的實現,則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尤其是,中心城市在數字產業化發展、產業數字化發展與低碳轉型以及智慧化治理表現良好,成為區域數字化和低碳化的“高地”。因此,將數字化發展和“雙碳”主題相結合,具有較大的創新意義和現實價值。
優化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建立市場機制,增加森林碳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將應對氣候變化擺在治國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提高碳排放強度削減幅度,強化自主貢獻目標,綠色低碳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優化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建立市場機制,增加森林碳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將應對氣候變化擺在治國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提高碳排放強度削減幅度,強化自主貢獻目標,綠色低碳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那么,如何科學認識和有效落實這一部署呢?本文結合報告中的文字,談談學習體會。
10月3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建部、交通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林草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
10月25日,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發布了“印發《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分別降低2.7%、3.8%。此外,我國已建成全球覆蓋碳排放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制造業引資力度,著力解決外商投資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全面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服務,推動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
隨著雙碳戰略的實施,我國氫能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然而,受制于技術瓶頸、經濟性等問題,氫能發展仍處于行業熱、產業弱的階段。在近期舉辦的新華能源沙龍活動上,與會專家就如何破解氫能發展瓶頸、優化氫能產業布局等問題進行了探討。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能源安全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首要...
中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后,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一個是構建現代化能源經濟,另一個是構建能源發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