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問題想請問王賀勝副主任。“以藥補醫”在我國已經持續很多年了,今年總理提出要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我想問的是,全部取消藥品加成有什么背景,在我國整個醫改的版圖中處在怎樣的位置,我們應該怎樣實現呢?謝謝。
首先,我要感謝媒體朋友對醫改工作的關注和重視。按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2017年要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的綜合改革,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這意味著我國公立醫療機構將徹底告別“以藥補醫”的時代。改革前,公立醫院是通過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貼這三個補助渠道。改革后,我們就取消了藥品加成,變成了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的綜合改革,核心是破除“以藥補醫”的機制,建立起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目標是人民得實惠、醫務工作者受鼓舞、衛生事業得發展、黨和政府得民心。應該說,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改變以前的運行機制,還是很難的。因為它既涉及了深刻的利益調整,改的是體制機制,又涉及到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所以,我們說取消“以藥補醫”這個機制,是我們深化醫改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們今年最難啃的“硬骨頭”。
“藥品加成”政策是我國50年代困難時期實行的一個政策,當時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但是,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藥補醫”逐步演化成為一種逐利機制,大處方、大輸液、濫用抗菌素等問題日益嚴重,推高了醫療費用,削弱了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損害了群眾的利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我們迫切需要通過改革來解決。2009年新一輪醫改以來,我們一直把取消“藥品加成”作為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的切入點和突破口。2011年在所有政府辦的基層公立醫療機構取消了藥品加成。2015年在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取消了藥品加成。2016年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全部取消了藥品加成。應該說,我們逐步取消藥品加成,每年降低藥品費用,公立醫院的藥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到40%,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群眾的醫療負擔。據今年不完全統計,預計將再次為群眾節省藥品費用600-700億元。
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補醫”的機制,必須堅持三個原則:第一,必須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毫不動搖地把公益性寫在衛生事業發展的旗幟上。第二,必須堅持“三醫聯動”打出“組合拳”,增強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第三,必須堅持合理的利益導向和激勵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充分發揮醫務人員的主體作用。
剛才問到怎么去實現破除“以藥補醫”機制,我想,重點是要按照“騰籠換鳥”的思路,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路徑破除舊機制、建立新機制。騰空間,就是要開展藥品的生產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要擠壓藥品價格的虛高水分,還要開展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來激發醫院和醫務人員合理用藥、控制費用的內生動力。調結構,就是把降低藥品價格、規范醫療服務行為騰出的空間用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要把檢查檢驗的價格降下去,把服務的價格提上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的價值,優化醫院的收入結構。保銜接,就是醫保支付和財政補助,醫保支付和財政補助政策要同步跟進、無縫對接,確保群眾負擔總體不增加。在這些方面,我們已經有了實踐經驗,福建的三明和安徽的天長等地都已經趟出這樣一條路子,走出這樣的一條路徑,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除此之外,還要充分保護和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醫療行業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責任擔當重,不同于一般行業。針對當前醫務人員最關心的薪酬待遇、發展空間、職業環境等問題,我們將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積極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的改革試點。還要健全醫務人員績效考核制度,切斷醫務人員與藥品、耗材等利益聯系,保證醫務人員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還要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醫務人員的培訓培養制度,拓寬職業發展空間。另外,還要依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謝謝。
我的問題是有關全面兩孩政策的。在我們采訪中了解到,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不少群眾反映生育“二孩”壓力比較大。請問衛計委,我們是否調查過哪些因素影響群眾的生育意愿,政策落實一年以來,我國的生育率總體處在什么樣的水平,我國將采取什么樣的積極措施鼓勵群眾按政策生育?謝謝。
“二孩”政策的實施可以說是家家關心、人人關心,我在“部長通道”時也回答了這個問題,后來媒體總結是“甜蜜的煩惱”的問題。剛才,這位記者還提出一些問題,請王培安同志回答。
謝謝媒體的提問。全面兩孩政策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人口自身的發展規律,根據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情況,人口和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情況做出的科學決策。這個政策從去年年初開始正式實施,從一年多的情況來看,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一句話叫做成效初顯,一句話叫做符合預判。
剛才記者朋友提出了影響群眾生育意愿的因素,2013年、2015年我們委組織了這方面的專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婦女的職業發展,母親生完孩子以后的再就業和求職方面的問題。第二,嬰幼兒撫育面臨困難。托幼特別是三歲以下小孩的托幼資源比較缺乏,多數家庭主要靠祖輩撫育第三代。第三,經濟上的壓力。
2015年、2016年國務院少兒工委辦公室和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也做了這方面的專項調查,結果顯示,83.1%的婦女認為,影響她們生育決策的原因也是這三個方面,和我們調研的結果是吻合的。截至去年12月底,政策剛好實施一年,全國住院分娩的嬰兒活產數是1846萬。實際生育的小孩數量大于這個數字,因為住院分娩率達到了99%。這個數字是2000年以來我國出生規模最大的一年,比“十二五”期間年均出生人口數增加了140萬。去年的總和生育率達到1.7%,而新世紀以來,總和生育率一直在1.5-1.6之間徘徊。這幾個數據說明,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的效果是相當明顯、相當樂觀的。
前面講到符合預判,這兒再加兩個字,叫“完全符合預判”。全面兩孩政策的決策在政策實施之前,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們組織了深入的內部調查研究和分析論證,利用多種模型進行測算比較,組織的論證會有90多場,形成的研究報告有100多萬字。
根據研究結果,符合生全面兩孩的目標人群是9000萬。因為多種原因的影響,除了剛才給大家介紹的原因,還有年齡的原因,還有健康的原因等不愿意或者不能生兩孩以外,我們認為,在9000萬目標人群里能夠生小孩的只有28%。還有一個判斷,在“十三五”時期全面兩孩政策的影響下,每年出生人口的規模是在1700萬-1900萬之間波動。剛才告訴大家,我們住院分娩的活產數1846萬,這是計人頭一個一個統計上來的數據。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生育形勢完全符合預判。
如果再展開說兩句的話,中國的人口問題不缺數量,不光是現在不缺,未來幾十年,未來一百年都不會缺人口數量。到2030年峰值時期,我們有14.5億左右,到2050年還有14億左右的人口,到本世紀末還有11億以上的人口。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中國人口的素質,同時也要特別關注中國人口的結構問題。這是要回應的第二個問題。
回應第三個問題,中央高度重視研究解決群眾養育子女的后顧之憂,明確提出要構建家庭發展支持體系,鼓勵按政策生育。一段時間以來,我委會同發展改革、教育、交通、旅游、總工會、婦聯等部門強化婦幼保健服務供給,合理規劃產科、兒科、教育等資源,推動建設標準化的母嬰設施,保障女性的就業權益。推動各地進一步完善延長產假、設立陪產假等制度,增加惠民利民服務措施。一些地方積極探索解決群眾生養子女面臨的突出問題,如南京市政府推進小學彈性離校,學校為學生提供延時照顧服務,上海市婦聯將牽頭建設社區幼兒托管點,完善社區公共服務體系等等,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
下一步,我委將會同相關部門按照中央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總結地方經驗,按照工作方案和任務分工,進一步健全完善稅收、社會保障、住房、就業等政策,優先配置婦幼保健、托幼、學前和中小學教育等公共服務資源,構建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鼓勵群眾按政策生育,保持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關于三歲以下托幼資源短缺的問題,按照中央領導的要求,我委黨組高度重視,這一年多做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總的構想是國家層面主要是做好規劃,做好政策方面的研究,制定政策,然后制定標準,依法監管,動員各方面的力量興辦、建設托幼設施,解決大家關心的這個問題。
我再跟大家介紹一下人口結構。2015年,按照國際口徑15-64歲的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73%,數量是10.03億,到2020年還有9.85億,到2030年還有9.52億,到了2050年還有8億多。現在,美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是66%,歐洲是67%,日本是61%。此外,歐美發達國家勞動年齡人口總數只有7.3億,但是它的產出勞動生產率比我們高得多。所以說,中國不光是現在不缺勞動力的數量,以后科技水平發展了,還有很多替代的措施和辦法,勞動力的數量就更不是問題。
從老齡化的情況來看,2015年,65歲以上老年人占比是10.3%,美國是15%,歐洲是18%,日本是19%。從育齡婦女在總人口中的占比看,中國育齡婦女占26%,美國現在占23%,歐洲占23%,日本只有20%。我們調整政策后,政策效應會影響以后的人口結構。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按照中央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總結地方的經驗,按照工作方案和任務分工,進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服務資源,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謝謝!
請問李主任,過去我們在媒體上看到一些民眾得了大病沒有錢醫治的消息,請問現在的情況怎么樣了?另外,大病保險是否能真正的保得了大病呢?謝謝。
大病保險是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的高額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防止家庭因病出現災難性支出。我們從2012年啟動這項試點,現在已經全面推開。去年,大病保險已經覆蓋了10億多城鄉居民,可以說是應保盡保,當年累計賠付資金已經超過300億元。大病患者住院費用實際報銷的比例,全國平均是70%左右,有的省更高一些,像青海等地達到了80%,受益的人群大概是1010萬人次,這個數字比2015年增加了近400萬人次,可以說效果是很明顯的。通過大病保險的實施,一些家庭患大病的負擔明顯減輕了。比如像白血病兒童,有的費用還是很高的。通過大病保險報銷之后,這個負擔就明顯減輕了。
今年,我們還要在全國的貧困地區,特別是對農村持卡登記在冊的貧困人口,加大大病保險工作力度,凡是患大病的,都可以享受大病保險的報銷。隨著基本醫保籌資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將在確保基本醫保報銷比例不降低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大病保險的籌資,這樣使得大病保險的受益人數和受益程度都有新的提高。一是降低起付線。取消農村貧困人口在縣域內普通門診的起付線,貧困人口在縣域內住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出院的時候,只要交自己應該負擔的那一部分就可以了。二是增加便利性。健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保險、應急救助“一條龍”“一站式”服務,方便群眾。三是提高精準性。做好農村貧困人口的大病專項救助工作。我也多次講過,今年主要新集中在九種大病,對農村的因病致貧戶、因病致貧的人員進行集中救治。總的來說,就是不斷地提高大病保險的效用,在基本醫保普惠的基礎上,再精準施策,對患了大病的這部分人給予特殊的照顧。這是我國現有水平上的一個好辦法,筑牢全民醫保的底線,最大限度解決群眾因大病致貧返貧的問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