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量、貨運量、就業量是宏觀經濟尤其是實體經濟運行的“晴雨表”。1—4月,全社會用電量約1.9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增速較去年同期回升3.8個百分點;全社會累計完成營業性貨運量135.6億噸,同比增長9.4%;我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65萬人,同比多增22萬人……
透過一系列貼近實體經濟的重要指標及其內部結構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正在轉型升級中萌發新動力。
用電量:升降之間看轉型
不同產業用電的“降”與“升”折射了經濟轉型的特點。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透露,1—4月,第二產業用電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為72%,比一季度回落了3個百分點,其中,鋼鐵、有色行業用電增速比一季度分別回落了5.3和0.6個百分點,鋼鐵行業用電4月份當月出現負增長。而第三產業中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用電量實現了14.5%的同比增幅,高于全社會用電增速7.8個百分點。用電量的增長印證了新產業發展的動力。
1—4月份,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1%,增長幅度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6.4個百分點。一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1%。新業態、新服務方興未艾,一些技術含量高、資源節約、綠色低碳,符合轉型升級方向的產業呈現快速增長,在線醫療、遠程教育、共享單車等新服務保持強勁增勢。
貨運量:持續增長看暖意
交通部數據顯示,4月份,全社會完成營業性貨運量39.4億噸,同比增長9.6%,增速較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公路貨運量增長9.3%,水路貨運量增長8.7%;快遞業務量完成29.8億件,同比增長25.7%。
4月份國內鐵路貨運量達3.0133億噸,同比增長15.3%,已是連續第九個月正增長,透露出經濟運行向好的積極信號。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透露,4月份,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7億噸,同比增長6.1%,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外貿吞吐量增長5.0%、內貿吞吐量增長6.6%。
在不少沿海城市,外貿回暖的信號已悄然而至。廣州外貿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出口達2110億元,同比增長38%,進口達1262億元,同比增長29.5%。本月初,第121屆廣交會閉幕,累計出口成交達2063.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9%。
多年來,備受成本、人才、資金等問題困擾的外貿企業在國際貿易回暖的大背景下,積極尋求傳統外貿模式換代的新路徑,模式創新、技術創新正引領它們尋求新的突破。
就業量:增量分布看信心
一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3.97%,這是多年來該數據首次降到4%以下。“前4月,就業形勢穩定向好,一個重要特點是,就業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不斷增強。”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助理研究員陳彬分析。
4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1%,高于工業增速1.6個百分點,服務業在經濟當中的主導作用進一步增強。據測算,服務業每增長1個百分點帶動的就業人數大約比工業多20%左右。陳彬認為,隨著網店、微商、網購快遞等網絡創業就業新業態的不斷涌現,將大大增強服務業吸納就業的能力。
在專家看來,創業創新熱潮涌動,成為引領就業的發動機,與此同時,技術創新正在創造更多新的就業機會。以網上購物、網絡約車、網上訂餐等為代表的新興業態如雨后春筍般興起,極大激發了創業帶動就業的效應。
“總體看,供給側出現了一系列結構優化的積極改變。”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綜合室副主任林勇明指出,產業發展新動能持續增強。這主要體現在:經濟下行期反而推動了國內行業重組,高效率企業占據了更高市場份額;企業研發投入增加,單位出口產品附加值率上升等等。他建議,接下來政策的著力點應更多放在防風險、促改革上,以有效的風險管理及深化改革的措施,充分釋放經濟體內生的增長潛力,使經濟發展的實際增速盡量趨近潛在增長率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