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中國家電巨頭“海爾”耗資7.6億美元成功收購了新西蘭頂尖家電制造商“斐雪派克”,半個月前,中國海南航空收購了法國藍鷹航空48%的股權,這也是國內航空公司首個對歐洲航空企業的投資項目。
同樣,今年秋天,東風汽車在瑞典建立第一家海外研發基地。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在全球各地并購建廠,是否很好地被當地人所接受?面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習俗,中國企業如何生存下來,發展壯大?
藍鷹航空,法國第三大航空公司,主要經營北非和法國航線。中國海南航空公司并購了這家企業以后,一條連接亞洲、歐洲、非洲的航線網絡將出現在海航人的面前,而一直以來,西歐航線都是這家企業的短板。海航集團董事局董事譚向東描繪了未來發展藍圖。
譚向東:我們的目的是發展更多的歐洲市場,通過我們之間的合作,擴大我們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同時,不僅僅單單是歐洲,想通過法國巴黎為跳板,再去開拓更多的非洲市場,這是我們合作初衷。
不僅是藍鷹航空,新西蘭頂尖家電制造商斐雪派克,也成為了中國海爾的收購對象,在瑞典汽車基地,一家中國的企業即將設立自己的研發中心。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數量同比增幅超過20%,而不能忽略的是,此時的全球經濟依然在黑暗中徘徊。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逆勢上揚的原因是什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王天龍:從外部看,當前全球經濟很不景氣,特別是受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的影響,不少國外的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陷入了經營困境,它的資產價格在下降也正在尋求外部的參股和并購。一些國家的政府也降低了外資的準入門檻,實施了吸引外資的政策。從內部來看,這些年中國企業廣泛的參與到了跨國生產的網絡當中,但是很多企業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和營銷服務網絡,而跨國并購可以有效的與目標公司在技術、品牌和銷售渠道上進行合作,并且能夠實現雙贏。
中國企業在海外能夠站穩腳跟,必須要有針對性的服務。前8個月,海爾集團海外市場終端銷售額同比增幅達到28%。海爾集團電器產業有限公司中東非大區營銷總監張慶福說,他們的設計考慮到了當地人的生活習慣。
張慶福:所有的產品我們設計為非洲出口的,必須先考慮寬電壓,滿足它這個電壓波峰波谷的變化,有時候它可能在一百四五十伏,有時候可能會竄到接近三百伏。在這么高的一個電壓變化中,你必須讓你的產品正常運轉,不能出現不工作了,或者被燒了等等這些問題,這也是我們在產品設計時做的工作。
目前,有2萬家中國企業在境外市場忙碌,120萬中國人在全球奔波。“中國資本”正成為全球投資領域令人矚目的“生力軍”。但是中國企業如何消除隔閡,更好融入當地,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現實考題。
走出去的中資企業想占領市場,并不困難。但是生存下去,發展壯大,這個目標有點麻煩。有著豐富海外工作經驗的張慶福對此進行解析。
張慶福:有很多廠商他們做的工作就是,我只打價格戰,別的我不干,你做的工作,你只打價格,最終結果一定會降低你的質量。會出現什么問題呢?會出現當地消費者的投訴,他會對“中國制造”產生負面想法、負面認識,這些負面認識會導致一些個體聯系在一起成為一個團體,會認為中國的產品不好,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他就會給你制造麻煩。
要想改變“中國人只會搞項目,做工程”的片面印象,需要“走出去”的企業在做生意的同時,將企業經營管理和當地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給當地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不愿透露姓名的企業家指出,也有不少中國企業很好地融入到當地,贏得了信任。
企業家:在孟加拉國,是一家中資民營企業,做服裝做制衣。他當地雇傭了多少人呢?8000人,中方多少人呢?10個人。他每天都會拿出利潤的5%回饋社會做公益慈善,比如說對當地孤兒學校進行定期的募捐,還準備購買20畝土地在周邊居民要多建一個清真寺,滿足當地宗教的要求,人家天天要到清真寺禱告的時候,會想著這是我們中國一家企業給他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