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民營企業在海外投資礦產的數量和金額不斷上漲,但中國民企和以前相比,投資已愈加理性。
上半年,中國境外礦企投資步伐明顯放緩,國有企業占比回升。
剛從天津參加完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回到北京的朱海濤,并未隨著這次會議的結束而顯得輕松。作為北京一家礦業中介公司負責國外項目的他,仍然在密切聯系著國內幾家民企,不時地給這些企業發送一些國外礦山的資料。“現在的民企越來越挑剔,也可以說越來越成熟,對海外找礦也越來越有經驗,不會再一窩蜂地、盲目地去投資礦產。最近一些海外投資礦產的公司都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勘探和談判。”朱海濤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
外部環境變好投資卻變謹慎
朱海濤告訴記者,往年民企在政策環境一般、國外比較警惕的情況下,去國外投資礦業熱情度非常高。現在,這兩個條件變好了,企業卻變得謹慎起來。
事實也驗證了民企不再盲目的沖動。中國礦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先達說,今年上半年,我國固體礦產境外投資64例,涉及32個國家,金額達到14.22億美元,礦種包括煤炭、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貴金屬和其他金屬,區域分布在非洲、拉丁美洲、北美、亞洲、大洋洲和歐洲等。從上半年趨勢看,境外礦企投資步伐明顯放緩,國有企業占比回升。
據記者了解,在政策層面,國家有關部委頻頻表態并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民企“出海”。
在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來自國土部、商務部、央行等部委的負責人紛紛表態,支持中國礦業企業進行跨境投融資。
今年7月份,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境外投資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積極開展境外投資,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工信部等13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積極開展境外投資的實施意見》,為民營企業在海外投資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國外政府為吸引民企到海外投資礦業,不斷到中國進行招商。在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巴西、加拿大、秘魯、澳大利亞、俄羅斯及中亞等來自全球39個國家(地區)的外國代表在會場展示礦業設備、對接項目,同時舉行了多場推介會介紹各自國家在礦業勘查開發投資政策及礦業合作方面的最新機會,希望吸引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國民營企業前往投資。
秦皇島一家鐵礦企業董事長馬先生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會場兩天,他接到的國外考察邀請不下5個。那些國家非常熱情。”
盡管如此,馬先生告訴記者,今明兩年,不會有去國外購買鐵礦的計劃,除非有特別好的項目。在國內做習慣了,把重心一下子轉移到國外礦業,也牽扯到企業轉型的問題。
“轉型并不那么容易,因為正式的提出轉型從上個世紀末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年了。但是,數據和一系列的情況告訴我們,轉型并不順利。這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在第十屆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
馬先生說,國家轉型不容易,企業轉型也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投資風險更大的國外礦場,意味著公司上下都需要變革,才能適應走出去的需要。
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資源資產與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干飛表示,盡管從長期來看,未來一二十年中國礦業投資依然強勁,但是這幾年中國海外投資的形勢都不會太好。
風險猶存:前期調查是關鍵
馬先生此前曾經以個人的名義投資過東南亞的一個鐵礦。從目前來看,馬先生認為,這筆投資是非常值得的。
原因在于,馬先生的前期勘探、調查花了大半年時間。
“礦產的具體情況、交通、工人、政策、政治環境等很多環節,我都專門做了調查,期間還委托了當地的律師協助我。盡管這筆投資屬于小額的股份投資,但是在過去兩年,還是給我帶來了不小的回報。”馬先生說。
朱海濤告訴記者,國外的礦業投資專業性和綜合性都比較強,風險大、陷阱多、涉及很多方面、不確定因素多,非常難把控。海外礦業在投資之前,要做好戰略規劃、制訂實施方案、風險防控措施,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研究海外礦業并購的特點、難點、風險點,特別是做好項目的前期盡職調查,把風險、瑕疵消滅在正式交易前。
從目前看,政府對于前期的勘探、調查工作越來越支持。2011年底國土資源部等部門發布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進一步確立社會資金在商業性礦產勘查中的投資主體地位,把加快引進社會資金作為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重要措施。同時,通過完善礦業權轉讓市場和勘查服務市場,完善收益分配制度,為民營資本參與礦業投資提供更多退出渠道。
有專家認為,民營企業的跨境礦業投資還將加速。
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在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告訴記者:“十八大報告其中有一段很重要,就是我們要做到各種所有制的企業都要能夠平等地來使用各種要素資源。我認為在十八大之后,中國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將會有一個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抱團走出去”或成為未來的趨勢,牽頭的企業或者組織將數家優質民企的資金進行組合,然后實施對海外礦業的投資。據記者了解,這樣的基金已經開始在運作海外找礦事宜。
有專家認為,組團出海的好處在于: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國外礦產的情況;專業能力能夠得到保障;可以分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