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發布了《中國能源展望》(下稱《展望》),提出“十二五”時期,中國能源需求增速將達到4.7%,較“十一五”時期回落兩個百分點。
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公司副總裁胡耀坤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十二五”能源消費增速減緩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全球及國內宏觀經濟均在減速、調整過程中,因此造成以重化工業為主的中國經濟對石油、天然氣、電力等能源的需求減緩。二是過去10年政府加強了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對各級政府、各類企業均提出了減排增效指標,目前也取得一定成果,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能源需求。這兩種因素對能源需求降低的影響應為90%:10%左右。
“在全球經濟疲軟的影響下,促進能源供給結構朝更環保清潔的方向轉型是必然趨勢。”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展望》建議,受世界經濟整體低迷影響,能源資源價格上漲幅度將有限,是進一步推進能源資源價格改革的良好時機。
“政府部門已出臺相應措施,如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提倡煤層氣及頁巖氣開采、加速制定環保節能的相應規范等,轉型過程中高效及清潔能源的利用率將大幅提升,能源結構趨于多元化,必然抑制能源消費增速。” 宋智晨說。
從全球能源格局看,中國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造成的安全問題將更加凸顯。《展望》預計,到2015年,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60%。由于國內產量遠不能滿足需求,天然氣長期依靠進口已成必然趨勢。中國在內的亞洲將面臨越來越嚴重的能源短缺,進口價格將長期處于高位。據悉,目前國內的同等熱值的天然氣是美國價格的7倍左右。預計2015年煤炭消費總量將高達38億噸,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63%,煤炭仍然是最重要的基礎能源。
“全球經濟疲軟態勢預計還會持續,能源需求將受到一定抑制。盡管我國已經積極往清潔型能源結構轉型,目前來說,仍然存在許多困難,如光伏并網還未確實實施、風電技術還不成熟、天然氣價改仍在探索中等,都決定了我國能源仍以煤炭石油等石化燃料為主。并且城市化及工業化速度維持在高位,因此,我國能源消費增速放緩不會太明顯。”宋智晨表示。
“更客觀、直接地說,應該是經濟發展影響了能源消費,但如果從能源消費降低角度來看,這種結果可能也有利于進一步淘汰落后產業、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節能減排,這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環境保護都會有一定的‘倒逼’效應。” 胡耀坤說。
當然,對能源消費增速放緩也有持反對意見者,胡耀坤認為,政府會有新的刺激政策提振經濟,消除頹勢,進而影響能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