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底的北京街頭冬意正濃,2012年即將過去,中國經濟在國內外嚴峻形勢下交出的成績單卻讓人感到一些溫暖。這一年,中國經濟克服重重困難逐步走出低谷,宏觀經濟面正延續著三季度以來穩中有升的趨勢。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也對此給予佐證:11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反彈至2.0%,重返“2時代”;工業增加值增速10.1%,重回兩位數臺階。
2012年全年中國經濟運行的總體態勢已展露無遺。專家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分析,今年我國經濟增長和物價調控目標有望較好完成。但當前中國經濟回升的基礎不穩固、通脹壓力依然較大,特別是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經濟轉型方面仍存在“瓶頸”。那么,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在哪里?
7%:中速增長有利于結構調整
專家表示,中共十八大在全面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為宏觀經濟政策重點轉向“穩增長”加碼;十八大報告提出,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為實現經濟轉型勾畫了完整而明確的路線圖。中國不可能再持續過去兩位數的高速增長,保持目前7%左右的中速增長最適于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速應該會在‘十二五’規劃的區間內。7%左右的增速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因為未來民生的改善、社會保障的完善最終要靠社會創造的財富來支持。”國際金融論壇(IFF)主席成思危這樣分析。
國務院參事湯敏認為,中國經濟要突破當前難關,在未來保持持續健康發展,不在速度有多快,而要從總量去衡量經濟潛力。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經濟理論和中國歷年經濟數據證明,過熱過慢的經濟增速都不利于結構調整,7%至8%的GDP增長速度更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既可以保持一定的結構調整壓力,又能夠為結構調整提供一定空間。
事實上,今年是中國8年來首次把年度經濟增長目標從8%左右下調至7.5%,并且更加強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擴大內需:拉動中國經濟 “三駕馬車”更平衡
多年來,作為中國經濟發展動力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首當其沖。然而,長期以來暴露的投資與出口作用偏大、消費作用不足的失衡問題也一直存在。十八大報告指出,要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擴大國內市場規模。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分析,中國目前的工業化程度與城市化率仍然處于明顯偏低的狀態,整個內需方面,特別是服務消費、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帶動經濟發展。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華盛頓智庫中國問題專家彼得?伯特里爾指出,隨著中國對出口增長依賴程度的降低,經濟結構內部平衡的平衡性將會逐漸顯現。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率達到55%,在7.7%的增長率中拉動了4.2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分析,中國的經濟增長目前主要還是靠內需拉動。
對于中國經濟發展的空間,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認為,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盡管“人口紅利”會逐漸消失,但龐大的勞動人口規模在城鎮化過程中產生的生產力將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引擎。
改革和城鎮化:下一步發展新的動力源
當前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刻,十八大的勝利召開,明確了我國經濟發展下一步的突破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表明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中國經濟已進入重大轉型期,二是改革和城鎮化將為中國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活力。
多位專家分析,人口的城鎮化將激發強大的潛在內需。中國人口城鎮化率較低,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依然強健。“推動城鎮化,在需求端要增加投資、改善公共服務,同時也應思考如何在城鎮化的過程中改善經濟的供給方面。”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光靠需求的刺激而沒有供給的配合,經濟增長將不可持續。
未來十年,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除了人口城鎮化激發內在活力,還有創新驅動力。
盡管我國邁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多數企業卻陷入低端產業的“比較優勢陷阱”,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上仍然處于弱勢地位。十八大報告將“創新驅動”作為新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動力。多位專家表示,在新的發展時期應該努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通過技術進步來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創新驅動”。通過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努力推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升級,逐步向高級產業轉變。分析稱,這種轉變實際上也隱含著經濟增長的潛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部長呂薇指出,創新不只是研發,還要與企業的商業模式和市場開發形成聯動。
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2013年經濟工作時提出,在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要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穩中求進,開拓創新,扎實開局,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強化創新驅動。因此,“十二五”剩下的三年將是突破經濟轉型升級“瓶頸”的關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