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圣誕假期,在美國留學的杭州女孩朱天婕去了一趟倫敦。在倫敦街頭,她買了一堆小禮物做紀念品,結果發現無一例外都是“中國制造”,而且很多還是義烏生產的。
日前,國家工信部發布消息稱,近年來。中國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1.3%,如今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
根據國家工信部的統計顯示,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品中,我國有220種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位。2012年我國大陸企業進入世界500強達73家(含香港),比2002年增加62家,位列世界第二位。
不過,專家指出,雖然中國制造業產出約占世界的20%,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但大多數產業尚未占據世界產業技術制高點,仍不是工業強國。
中國制造業尚未觸頂 工業發展仍有空間
早間曾有機構預測,中國將在2016年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
不過,作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的美國受經濟不景氣困擾,其制造業仍在萎縮當中。國際知名的某財經媒體此前預測表示,中國將在比預期更早的時間內取代美國,成為全球制造業的“領頭羊”。
來自國家工信部的權威統計顯示,2011年中國粗鋼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粗鋼產量的44.7%。2011年中國電解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產量的40%,造船完工量位占世界市場份額的42%。汽車產量由2005年的570.49萬輛增至2011年的1841.9萬輛。2011年中國彩電、手機、計算機、集成電路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出貨量的比重分別達到48.8%、70.6%和90.6%。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超過1.88萬億元,在國際上的地位明顯提升。
“根據相關統計,中國制造業產出占全球20%,但仍然不是經濟強國。”昨日,浙江財經學院經貿學院副教授金通博士對記者說,經濟強國的評價標準不能只根據數量上分析,“虛胖”也是有可能的。
金通表示,強國沒有一個指標,但是可以朝三個方向發展,分別是: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打造品牌優勢、提升附加值。
“我們很多企業都沒有自主的知識產權,靠貼牌為生。而且,在市場上的品牌效應不夠強,體現出來的附加值相對來說比較低。”金通說,“就蘋果公司生產的手機來說,70%-80%的利潤都被美國賺去了。”
不過,金通坦承,中國的發展模式并沒有錯,從量變到質變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浙江經濟企穩回升 上坡過程仍不輕松
利好不斷。在日前召開的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年度會議上,一系列數據的發布,為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國家提供了“給力”的支撐。今年1至11月,浙江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8%,在全國率先企穩回升。
根據省經信委的權威統計,從10月份開始,浙江規上工業增加值的增幅再次回到兩位數,已連續兩個月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浙江工業經濟呈現“低開穩走向上”態勢。“預計今年浙江規模以上和全部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和8%左右。”省經信委負責人表示。
此外,今年前10個月,浙江省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3%和6.6%,八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僅增長6%,出現工業結構加快調整態勢。
對此,浙江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副教授鳳進昨日對記者說,這是一個良好的信號,但是不代表整體的經濟水平。
鳳進說,源于美國自己的經濟復蘇,帶動了我國囤貨出口,所以這一現象有可能只是一時的“海市蜃樓”。“究其原因,還是這些企業自身的產品屬于整個產業鏈的下游。要想轉型,周期較漫長。”
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浙商研究專家楊軼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同樣看淡浙江一些相關數據回升的作用,“主要是今年上半年企業經營壓力大,成本增長,利潤萎縮等不利因素形成的積壓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消耗。”楊軼清說,目前,企業信心指數和經營情況出現了回升現象,但還不能松懈,經濟上坡的過程仍不輕松。
不過,鳳進表示,在當下的關口,如果企業積極開拓新的領域,把科技創新融入到自身的產品中,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最終將會在這一輪經濟低迷的周期中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