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天然氣和石油產量的增長,部分國家棄用核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適用范圍不斷擴大,這些因素都將對當前國際能源市場格局產生決定性影響。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化,能源全球化進程正在加速。國際能源市場的價格波動給所有國家帶來影響。當前,可再生能源的市場發展隨著原油市場的價格波動呈現波動發展的態勢。全球能源市場的互動趨于更加緊密,某一地區或市場的波動將會更迅速地傳導至世界的其他地方,全球能源新格局正初露端倪。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預測,國際能源需求到2035年增長將超過30%,其中中國、印度和中東國家的能源需求增長將會超過60%。比較而言,經合組織國家的能源需求將會相對維持穩定,同時這些國家還將出現明顯的能源需求轉型過程,將會進一步擺脫對傳統化石燃料甚至是核能的需求,轉向天然氣和其他可再生能源。該機構發布的最新國際能源展望報告分析稱,雖然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范圍在不斷擴大,但就目前而言,傳統化石能源在能源市場的主導地位仍沒有改變,其需求增長仍呈現出加速趨勢。全球范圍內對石油的補貼也在不斷提高。數據顯示,2011年世界各國用于傳統化石能源的補貼高達5230億美元,較2010年上漲30%,是對可再生能源補貼的6倍之多。
產能方面,非石油輸出國組織(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石油產量逐步回升,對國際原油市場的格局產生了一定積極影響。但2020年后,全球石油供應對歐佩克成員國的依賴將會不斷增加。據預測,2020年后,歐佩克石油產量在全球產量的比例將從目前的42%上升至2035年的50%,而非歐佩克成員國的實際產量也將由2011年的日均4900萬桶增長至2015年的日均5000萬桶。
專家認為,全球能源供需關系在中期仍將維持基本平衡。隨著能源價格的上漲,長期內供需關系也將維持在較為穩定的水平。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之后,世界上很多國家開始考慮棄用核電,部分國家已經采取了相關實際行動。這一系列的行動使核電的預期作用大幅下降。國際能源機構也降低了全球核電裝機容量的預期。棄用核電,不單單給傳統化石能源市場帶來新的刺激,也對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國際能源機構的報告指出,水電的穩步增長和風力、太陽能發電的迅速擴張使可再生能源成為全球能源結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到203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占到電力總產量的三分之一。2015年,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力來源,至203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基本與煤炭發電持平。報告分析指出,當前太陽能發電增速要高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術。目前,全球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各國對相關產業的投入和補貼也不斷增大。
當前,歐洲經濟復蘇仍然乏力,能源需求增長受到限制。歐元區國家內需和出口近兩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進而直接影響到能源需求的增長。歐佩克認為,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不斷增加,全球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等因素都給國際原油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除此之外,國際能源市場還面臨投機資本的沖擊。今年國際原油市場受投機資本影響,在供給基本平衡的情況下出現了大幅波動。因此,歐佩克仍將致力于通過控制產量方式來穩定國際原油市場的價格。
此外,國際地緣政治動蕩也給國際能源市場帶來了較大沖擊。伊朗、敘利亞等地區局勢持續動蕩,令市場恐慌情緒有所上升。伊拉克、利比亞等國在經歷政局動蕩后的產能恢復狀況也成為影響原油市場的重要因素。國際能源機構的報告預測,伊拉克2020年石油產量將超過600萬桶/日,2035年日均產量超過800萬桶,屆時將成為亞洲市場的主要供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