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3月底以來的走勢,進入4月份的兩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繼續走高。根據中國貨幣交易中心數據,4月2日,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再度刷新歷史高點,達到6.2586。
即期匯率與中間價“齊升”
4月1日,美元對人民幣即期匯率開盤報6.2085,微超3月29日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最低見6.2086。4月2日,受中間價創新高及國際美元疲勢帶動,人民幣即期匯率收盤報6.1986,標志著人民幣即期匯率連續3個交易日實現新突破。
同時,代表人民幣“官方匯率”的人民幣中間價,4月2日也創歷史新高,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報6.2586,比前一日升值88個基點,突破去年5月2日創的高點6.2670。據了解,自實行中間價機制以來,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從8.0702升至6.2586,升值幅度約29%。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表示,由于產業結構改進、貿易順差減少等原因,目前人民幣匯率距離均衡水平比較近,可以考慮適當加大人民幣波動的幅度。
據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外匯資金交易員宋立陽分析,截至目前,從趨勢圖來看人民幣仍處于緩慢升值的大趨勢當中,目前人民幣波動處于合理區間。
內外經濟走勢是主因
海外經濟的逐漸企穩、美國經濟強勁復蘇,外需正呈現上升勢頭成為近期人民幣持續走強的重要動力。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我國出口貿易額達到3267.3億美元,增長23.6%,貿易順差441.5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貿易逆差47.8億美元。外需的好轉推動1到2月份出口的強勁增長,為人民幣升值預留了一定的空間。
同時,國內經濟穩中趨升,最新公布的3月份PMI數據連續半年保持在50%以上,企業對于人民幣升值預期比較一致,再加之近幾個月貿易順差額較大,都影響到企業偏向于結匯,售出美元,持有人民幣。
與國外多數經濟體相比,國內經濟面相對較好,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較大,因此人民幣對其他幣種升值比較明顯。
此外,國外歐美日等經濟體紛紛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通過貨幣貶值帶動出口貿易,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民幣存在“被動升值”的壓力。數據顯示,4月1日,除了對美元升值外,人民幣對日元、歐元、英鎊、澳元、加元、盧布、港幣7種貨幣也集體升值。其中,人民幣對歐元升值幅度最大,上行了217個基點,1歐元對人民幣報8.0166。
關注對出口貿易的影響
“將來影響人民幣走勢的因素,可以關注國內經濟基本面的數據,以及國外主要經濟體貨幣貶值情況等。”宋立陽強調,尤其是主要外幣的走勢,目前可能處于階段性貶值,但這種趨勢可能會突然中止甚至階段性反彈,要考慮到這種情況下造成人民幣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
下一階段人民幣升值壓力,一方面來自于歐美、日本等國家寬松貨幣的持續影響,另一方面,企業和居民的結匯意愿強烈,加之有一定資本流入壓力,都形成抬升人民幣的動力。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表示,“去年四季度以來,人民幣一直面臨升值壓力,表明市場上看多人民幣的人增多,建議關注人民幣持續升值對資本流入、物價上升和資本市場的影響。”
宋立陽表示,要關注人民幣升值趨勢下對出口造成的影響,“要關注美國、日本等國家經濟政策、貨幣政策,要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看其通過政策調整提振本國經濟、促進國內出口的同時,會否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市場份額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