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等部門日前發布的一系列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經濟開局平穩,仍處于企穩回升的通道中。分析人士認為,目前經濟復蘇力度相對較弱,未來唯有繼續推進改革,方能實現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經濟仍處在企穩區間
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增長7.7%。這一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別回落0.2和0.1個百分點,但高于今年7.5%的預期目標,也比去年二、三季度的增速高,經濟依然處于適度區間。
“雖然一季度經濟增速沒有出現原來預期的持續回升,但仍然處于7.5%至8%的適宜區間,可以說,中國經濟站住了腳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13.4%的增速,比去年全年水平高7.2個百分點,出口亦呈強勁反彈。
作為經濟運行風向標的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從另一側面印證了當前經濟的復蘇態勢。根據數據,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9%,已是連續第6個月處于50%的枯榮線上方。除個別指數外,主要分項指數均現回升。
“3月新訂單、生產量、就業分項都在回升且絕對值高于總指數,說明經濟溫和回升態勢不變。”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
作為經濟活動的又一先行指標,融資數據則反映出企業旺盛的融資需求。央行的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達6.1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27萬億元,屬歷史上的季度最高值,一季度新增貸款達2.76萬億元,僅次于2009年一季度4.5萬億元的天量規模。
弱勢復蘇值得關注
諸多數據顯示出了一季度經濟反彈向好的跡象,但分析人士同時指出,與2009年的復蘇相比,本輪經濟復蘇的力度較弱,經濟增長仍然主要受房地產和基建拉動,經濟的內生動力依然不足。
觀察人士認為,雖然一季度融資需求較為旺盛,但其中有相當部分資金可能并未進入到實體經濟中。“一些新的信貸資金可能被用于償還已有債務的利息,而不是流向投資活動。這可能是因為當前增長前景仍存不確定性,企業部門沒有很強的投資意愿。”瑞銀證券經濟學家汪濤指出。
近期一些數據印證了制造業一定程度上呈現出的疲弱跡象:如反映企業庫存行為的3月份PMI原材料庫存指數出現“掉頭向下”,體現企業投資熱度的企業中長期貸款依然未見明顯增長,直觀反映制造業開工狀況的3月份工業用電量更是處于46個月的第二低點,而表現工業活動最終結果的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也比上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
“在3月份PMI分項指數中,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5%,比上月下降2個百分點,位于近年的歷史同期低點,同時環比仍處下降趨勢中。這表明在微觀層面企業生產經營仍處于'去庫存’的收縮階段,說明制造業企業的避險心態仍然非常明顯。”聯訊證券高級分析師楊為敩說。
經濟學家認為,與2009年相比,本輪“去庫存”階段持續時間相對較長,且目前仍未完全結束,這決定了與2009年一季度的強勁復蘇相比,本輪復蘇具有“力度弱”“時間慢”等特點。
以改革力促中國經濟持續發展
“一季度的部分數據表明經濟復蘇力度羸弱,整體上反映了制造業旺季不旺、經濟'晦暗式復蘇’的特征。”在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看來,這種經濟弱勢復蘇的根源在于企業利潤過低、債務壓力過大。
“若要解決內生動力不足、打開經濟增長的空間,亟須推進以放開壟斷、節制權力為突破口的結構改革。”劉煜輝建議。
改革將成為破解中國經濟內生動力不足這一頑疾的唯一藥方。3月2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傳遞出了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的新信號。會議提出,財稅改革要拿出方案,循序推進。金融改革要在推動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方面推出新的舉措。價格改革要重點推進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從會議內容來看,宏觀政策在總基調不變的同時,政策重心將更多地放在結構改革方面。”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
就如何實現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專家們建議,要通過新型城鎮化的推進,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堅持市場化取向不動搖,以改革激發活力,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