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白銀史無前例的暴跌,給了風雨飄搖的全球大宗商品沉重一擊。幾乎所有期貨品種都對此做出反應,IC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自去年7月份以來首次跌破100美元關口,國際油價走出單邊暴跌行情;國內方面,滬銅創2010年6月份以來的收盤新低,4月22日首次跌破5萬元/噸關口后,連續兩日下挫。
市場人士認為,美元指數大幅走強,且市場對未來商品需求前景依然充滿擔憂,是此輪大宗商品下跌的主要原因。目前謹慎情緒濃厚,市場短期弱勢難以改變。
“全球各大經濟體二季度經濟數據普遍遜于預期,一方面,歐債危機繼續演變,經濟形勢低位徘徊;另一方面,中國一季度GDP增速回落至7.7%,國內經濟回歸正常增長態勢。”南華期貨分析師胡曉東表示,市場預期大宗商品工業需求將出現下滑,而失去了金融屬性保護的大宗商品,在供需失衡格局下,繼續承壓下行。
就銅而言,銀河期貨首席有色分析師車紅云認為,考慮其供應正如期增加,基本面轉為過剩的預期成為打壓銅市的最大動力,市場下跌仍有進一步發展空間。
目前,隨著盤面價格不斷走低,持貨商急于換現,主動調降升水出貨,現銅整體供應充裕,升水一路收窄,部分中間商進行買現拋期操作。恐慌性殺跌情緒再次回歸市場,下游完全止步,等待更低位接貨,持貨商則于當月50400元/噸下方暫緩報價,市場繼續籠罩于拋壓氣氛之中。
此外,中、美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調降對今明兩年全球成長的預估,導致原油期貨連續三周下挫,也增加了市場對石油需求前景的擔憂。
二季度作為傳統的原油消費淡季,大多數煉廠或選擇此時進行整修,開工率有所下滑,而從歷史統計看,二季度原油庫存一般處于年度高位。需求方面,在4月份的月度報告中,幾大能源機構一致下調了201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估量。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將2013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增長預估下調5萬桶,國際能源署也將201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估下調2.5萬桶至每日79.5萬桶,供需矛盾繼續突出,油價的下行趨勢短期難改。
盡管受到美元反彈影響,價格面臨重新估算,大宗商品特別是工業品、貴金屬正面臨去“金融化”過程。但對于銅和原油,機構也并非一致看空,看多力量依然存在。
高盛本周一稱,將3個月后的銅價預期從此前的每噸8000美元下調至每噸7500美元,將6個月后和12個月后的銅價預期分別下調至每噸8000美元和7000美元,之前分別為9000美元和8000美元。雖然下調了價格預估,其預期仍反映出該行維持未來銅價將高于目前水平的觀點。
此外,法國巴黎銀行4月17日調降了2013年國際原油價格預期,WTI原油價格降低5美元至95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調降7美元至108美元/桶。盡管如此,仍高于目前WTI和布倫特分別為每桶88美元和99美元的價格,意味著原油仍有上漲空間。
“美國國內原油庫存猛增至30年最高,產量增加在短期內難以改觀,同時,蘇丹的石油出口也開始恢復。”銀河期貨原油分析師李濤認為,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123萬桶,汽油庫存減少63.3萬桶,餾分油庫存增加236萬桶,全球石油供應較為充分。在經歷了一波下跌后,原油價格下探的空間正在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