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決定在第一批取消和下放71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基礎上,再取消和下放62項行政審批事項,并依法依規及時公布。(5月6日中國政府網)
權意味著利,而權力的過度集中衍生出的將是絕對的腐敗。一直以來,各國政府也都把“取消、下放”權力作為防治腐敗、解決權力過度集中的重點工作來抓。此次,國務院出臺新決定,將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增加到133個,在進一步“簡政放權”的同時,也彰顯出新政府將“瘦身”進行到底的決心和勇氣。
作為新政府施政重點的“大部制改革”,早在醞釀之初,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老百姓熱切的希望新政府能夠以此次行政體制改革為契機,推動中國廉政政治建設的進一步發展。而在隨后的履職,新政府也沒有辜負眾望,不管是一開始的將國務院組成部門減少至25個,還是現在的決定取消、下放超過100個行政審批項目,國務院以“向自身開刀”的魄力,發出了“瘦身”的好聲音,并用實際行動帶領著中國的老百姓邁出了中國行政體制改革史的重要一步。
政府“瘦身”,是一場深刻的革命。 盡管我們的政府在過去的政治體制改革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取消、下放133個行政審批項目的背后觸動的將是偌大的利益格局,這其中必定會遇到極大的阻力。新政府要想清除這些障礙,就必須時刻保持清晰的頭腦,始終堅持“大部制改革”的正確方向,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沖破現有利益藩籬、打破熱衷于搞權力“尋租”的那些領導干部的小圈子,以此吸引更多的部門和社會自治組織加入到監管機制中,給政府“瘦身”增添更多的活力。
改革重在實效,中國現階段進行任何行政體制改革,其目的都是為了打造一個良好的服務性政府。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要想打造出這樣的政府,光靠“瘦身”還是不夠的,那種瘦的只剩“皮包骨頭”、沒有任何責任和擔當能力的政府,也并不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初衷,這也就決定了此次的行政體制改革要走全面改革的道路,它必須將“瘦身”和“健身”結合起來,強調改革各個環節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給權力劃定一個明確的界限,讓政府不該管的不管、該管的一定也要管好。也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強大合力,為實現政治清明的“中國夢”凝聚更多的正能量,讓“中國夢”更快的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