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進出口數據均明顯高于市場預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剛剛閉幕的春季廣交會不盡如人意,PMI指數中的新出口訂單也明顯下滑。
不為數據遮望眼
從數據上看來,4月份出口同比增長14.7%,高于市場預期值8.5%;進口同比增長16.8%,高于3月的14.1%,且明顯好于市場預期。
整體而言,1-4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呈現穩定增長,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4%。然而,頗為華麗的數據卻存在些許異常。
分類數據顯示,我國對美國的出口同比下降0.1%,對歐盟的出口下滑了6.4%,而同期對香港、東盟以及臺灣地區的出口分別同比增長57.2%、37.2%、49.2%。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發現,多數的貿易增長來自于廣州與香港之間的往來貿易,且廣東的出口總量也大大高于港口吞吐量數據,這與以往有大不同。
“從政策角度看,這樣一種由于金融套利驅使的實體經濟活動,對貨幣政策帶來了相當的挑戰。”澳新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周浩認為,“導致大量熱錢的流入,并對人民幣匯率產生了壓力。整體來看,貿易增速并不像數據顯示得那樣強勁,人民幣不宜過度走強。”
顯然,監管部門也意識到這一現象的嚴重性。5月5日,外管局出臺了監管熱錢通過貿易渠道流入境內的新規定。5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加強對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的領導,以高規格成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表明國務院對待經濟普查工作的高度重視。
安邦咨詢研究員認為,近期的一系列舉措表明決策層格外重視擠出經濟增長中的水分,出口表現或將回歸更為正常的水平。
外貿氣候寒意不減
外需領域很可能仍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大不利因素,從PMI出口訂單指數下降可看出端倪。國家統計局最新PMI指數顯示,出口訂單指數回落至48.6的收縮區間,意味著之前的出口增長不可持續。
另外,剛剛閉幕的第113屆廣交會成果也顯示,外貿形勢依然“春寒料峭”。據統計,本屆廣交會的客商和成交額同去年春交會相比呈現下降趨勢,其中境外采購商比去年同期減少3.83%,累計出口成交額也比去年同期下降1.4%。從訂單長短看,中短單占比仍居高不下,長單占比依然偏低。在成交訂單中,3個月以內的短單占比將近一半。業內人士表示,綜合廣交會官方發布的數據,結合參展廠商反映的問題來看,外貿環境還是頗為寒冷。
巴克萊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預計,接下來幾個月我國的出口增長將回落至個位數;進口方面,鑒于內需的疲弱和商品價格的下跌,預計進口增長會降至10%左右。
商務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雪坤在赴江蘇、上海、浙江調研后表示,今年中國外貿增長8%的目標偏高,尤其是上半年外貿形勢困難更大。雖然國內中西部省份外貿增速很快,但由于基數較小,難以填補因珠三角、長三角發展速度放緩造成的缺口。
出路在轉型升級
就在海關總署發布外貿數據的同一天,首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開幕。上交會以“創新驅動發展,保護知識產權,促進技術貿易”為主題,匯聚了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319家企業。
記者發現其中不乏科技含量高的出口企業。相較于傳統的出口企業,這些企業的壓力普遍感覺不大。
來自中國彩棉股份有限公司的項目部部長湯壽伍告訴記者,集團的彩棉技術研究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擁有完整的產業鏈,產品種類豐富,出口市場遍布全球各地。“相對于傳統的紡織企業,金融危機以來,我們集團的市場份額仍在穩步增長。”
機電產品的出口也增長較快,前4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占出口總值的58.5%。參展商之一的福建唐力電力設備公司副總經理林建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出口電力設備的利潤可以達到20%左右,遠遠高于勞動密集型企業。“柴油發電一類的設備在非洲和拉美受歡迎,天然氣發電的設備出口歐美,因此對于個別市場的萎縮,我并不是十分擔心。”
部分技術含量較高的外貿企業優勢盡顯。然而,現階段我國技術貿易只占進出口總值不到2%,外貿企業轉型升級仍然任重道遠。商務部服務貿易和貿易服務業司副巡視員李元表示,技術的進出口日漸成為我國擴大對外貿易規模、優化貿易結構、平衡進出口的關鍵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