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9日宣布,將汽、柴油價格每噸上調95元,這也是發展改革委推出成品油定價機制完善方案后的首次上調。本次調價對國民經濟和百姓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后期油價走勢如何?記者進行了采訪。
油價上調,最直接的影響是汽車油耗成本增加。本次調價折合到全國平均價格,相當于90號汽油每升上調0.07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08元。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陳晴表示,本次調整幅度不到每噸100元,從而打破了近10年成品油最小上調幅度的記錄。2003年7月,發展改革委曾將汽油出廠價格上調90元/噸。
陳晴說,由于幅度很小,因此本次調價對物流業的影響有限。以載重50噸的物流貨車、月跑1萬公里左右的貨車為例,單車在下一個成品油計價周期內油耗成本將增加150元左右。私家車方面,對于月跑2000公里,每百公里8個油的普通家庭,也意味著下一個計價周期的油耗成本將增加不足6元。
同時,成品油價格作為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的組成部分,油價上調也將對整體物價水平產生一定影響。但是,據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測算,本次調價對CPI的直接影響很小,僅能拉低CPI指數0.0023個百分點。他說:“成品油定價機制完善后,頻繁的調價反而減少了對于CPI的直接干擾。”
另外,由于本次調價是油價新機制出臺后的首次上調,因此對于新機制能否抑制此前盛行的囤油投機行為也頗受市場關注。金凱訊總經理張魁寬表示,油價新機制將調價周期縮短為10天,國際油價單日變化都會對油價調整能否實現造成很大影響,再加上沒有公布調價所掛靠的油種,所以,中間貿易商很難對油價調整進行準確預測,也就失去了囤油投機的動力。
他舉例說,“新機制出臺后第一個調價窗口期,大家都預測上調,而當時的調價由于幅度太小而被擱淺,不久之后的第二輪油價下調實現了,而且下調幅度很大,如果中間商在第一個窗口期囤油待漲,那么就會遭受很大損失。”
據了解,新機制實施以來,首個調價周期,由于汽柴油價格變動幅度低于每噸50元未作調整;第二個調價周期,在累計納入上一個調價周期的調整幅度后,國家大幅下調國內汽柴油價格。本次調價為第三個周期。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秦文平也表示,新調價機制出臺以來,10天的調價周期讓中下游商家無暇投機,在保證正常需求的同時,很少囤購。在卓創抽樣檢測中,調油商及貿易商汽柴油剩余庫容高達82.69%,即使調價落實后,其采購意愿仍不強,多數商家大多“按需定進”。
國內市場方面,金銀島分析師王延婷表示,在上漲預期的影響下需求有所增加,但目前各地市場反應較為理性,僅華東地區銷量明顯上揚。從價格方面來看,近日多地汽柴油價格出現上漲,漲幅在每噸20元至50元之間。
但是,當前國內汽柴油市場剛性需求仍未完全恢復,下游備貨消化緩慢,整體成交難以出現實質性好轉,市場對整個5月份行情并不看好,多以謹慎操作為主。部分主營已對本月的銷售任務表現擔憂,預計后期加大力度促銷仍是市場主流。因此,預計本次調價后,國內成品油市場購銷仍將以平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