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城鎮化被定調為人的城鎮化之后,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也被提到新的高度。昨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3:建設可持續競爭力理想城市》中,2012年宜居城市競爭力排名中,一向各方面表現搶眼的北上廣深集體缺席榜單前十,與其在經濟競爭力中的表現形成強烈反差。
宜居城市競爭力指數是考察城市可持續競爭力8方面指標的其中一個方面,在全國287個城市排名中,廣州在宜居城市競爭力排名中位列18名,成為內地一線城市中惟一進入前20的城市。
“以交通擁堵、住房緊張、疫病流行、食品安全等為特征的大中城市‘城市病’已經開始集中爆發。”報告主編、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指出,以人為本的宜居城市建設舍本逐末成為當前城市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和挑戰。目前中國內地多數城市不僅沒有達到以人為本,而且距離一般性宜居也有差距。多數城市在宜居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上存在重建設輕管理、排水管道地下設施建設投資不足、重視車和物的運行而輕視人的流動和便利等問題。2011年空氣質量達到優良的城市僅有3個。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金融學博士楊杰表示,理想的宜居城市是以人為本的宜居城市,以人為本是指作為居民棲息之地的城市是最大化確保全體市民個體創造、分享幸福和發展成果的出發地和落腳地。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指出,以人為本的宜居城市的建設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的以人為中心的新型城鎮化,兩者是相吻合的,是城市建設的目標,也是可持續競爭力理想城市的必由之路。但迄今為止很多城市仍然缺乏足夠的積極性和動力去推進這樣一個困難的進程,因此,應當從制度安排入手,為建設具有可持續競爭力的理想城市鋪平道路,這也是當前中國正在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