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上午消息,據華爾街見聞報道,有工信部官員近日表示,中國目前正在起草治理產能過剩的計劃,當前鋁和鋼鐵行業的產能利用率約70%,中國將修改銅、鉛和鋅行業的準入門檻。
在今年1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就曾表示,產能過剩并非完全是市場因素所導致,還與體制機制、發展方式、管理方式等密切相關。工信部將以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作為突破口,進行相關整治。
彼時,朱宏任表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適度的產能過剩有利于發揮競爭機制的作用。但是,如果產能過剩超出正常的范圍,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就可能造成無序競爭、破壞市場秩序,進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目前中國經濟當中鋼鐵、煤炭、水泥等行業的產能過剩,頻頻見諸報端。在新一輪大規模刺激計劃出臺無望的情況下,行業的深度整合和復蘇之路仍將艱難。2009年的4萬億計劃,被指責為當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罪魁禍首”。
但是,一個明顯的悖論在于:在工信部一輪又一輪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下,一個又一個的鋼廠在把自己的規模不斷地擴大。截止到去年底,中國已建成粗鋼產能9.7億噸,另有在建項目產能約2200萬噸,鋼鐵過剩產能已經高達2億多噸。煤炭方面也不樂觀,當前一方面是煤炭價格的下滑,另一方面卻又是煤炭市場產能的擴大,根據測算,2013年全社會煤炭庫存將約有5億噸的剩余。“越淘汰,產能越多”的尷尬局面亟需扭轉。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同工信部等多部委正對此積極調研并制定新的化解產能過剩相關意見,不久將以書面形式報送國務院。